成语拼音:qiān lán biàn bào
成语解释: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
成语出处:语出《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遷蘭變鮑
英文翻译:Abalone in Qianlan
迁:1.迁移:迁居。迁葬。拆迁。他家迁到外地去了。2.转变:变迁。事过境迁。3.调动官职:左迁。
兰:1.兰花,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花清香,可盆栽供观赏。2.兰草,即泽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锯齿。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鲍:1.软体动物,贝壳椭圆形,生活在海中。肉可以吃。贝壳可入药,称石决明。也叫鳆,俗称鲍鱼、鳆鱼。2.(Bào)姓。
“迁兰变鲍”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背后其实藏着很有意思的生活道理。它出自《后汉书》,原意是说人就像植物一样,换到不同环境就会发生改变——靠近兰花会变香,靠近咸鱼(鲍)会变臭。那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咱们先看个例子。
比如职场新人小王刚入职时做事认真,但跟着爱推卸责任的团队工作半年后,自己也学会了找借口。这时候可以说:“小王这真是迁兰变鲍,好的工作习惯全被带偏了。”这时候你可能会问:环境对人的影响真有这么大吗?其实心理学早就证明,群体氛围会潜移默化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就像种子在不同土壤里长势不同。
再举个正面例子。老李退休后本来天天在家看电视,后来加入社区书法班,跟着一群书画爱好者练字品茶,整个人变得精神焕发。邻居们都说他“迁兰变鲍”,从懒散老头变成了文艺大叔。这说明什么?主动靠近积极向上的圈子,确实能让人重焕生机。
不过我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更深层的启示。现在很多人沉迷短视频,越刷越焦虑,其实就是被算法打造的“信息鲍鱼”包围了。这时候更需要清醒认知:你是可以主动选择“兰花”的——比如关掉推送,主动订阅优质内容。毕竟手机里的兰花和鲍鱼,都是自己亲手种下的。
可能有人会疑惑:既然环境这么重要,个人努力还有用吗?举个反例,同样的班级里既有考上清华的也有辍学的,这说明环境不是决定因素。就像同一盆兰花旁边也可能长出带刺的仙人掌,关键看自己怎么吸收养分。所以成语更多是提醒我们要有环境敏感性,而不是否定主观能动性。
说到实际应用,下次看到朋友因为换了工作整个人气质都变了,不妨用“你最近真是迁兰变鲍啊”来调侃。既显得有文化,又能巧妙提醒对方注意环境影响。不过要记得,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评判环境好坏,而在于懂得在兰花和鲍鱼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生长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