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iàn kǒu lì cí
成语解释: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能言善辩
繁体字形:辯口利舌
英文翻译:Eloquence
辩:争论;说明是非、真假:能言善辩。不容分辩。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辩口利舌”这成语,你别说,这词儿听着就带劲儿!先举个栗子:公司开会时,小李那叫一个辩口利舌,愣是把反对意见说得老板频频点头,最后项目直接拍板。你说这口才,不服不行啊!
等等,这成语到底是夸人还是损人?好问题!其实啊,得看场合。比如辩论赛上,辩口利舌是本事;但要是夫妻吵架也这么干,那可真是火上浇油了。说白了,语言是把双刃剑,关键看怎么用。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菜市场里张大妈砍价那叫一绝,摊主开价五十的衣服,她愣是能从布料说到孙子升学,最后三十拿下。你瞧这辩口利舌用对了地方,真能省下真金白银!
不过话又说回来,光会耍嘴皮子真够用吗?我觉着吧,得配上真才实学才靠谱。就像咱小区那个卖保险的,说得天花乱坠,结果条款里埋雷,这种“利舌”可要不得。所以说啊,嘴上功夫得配上心里秤,那才叫真本事。
最后唠叨句,这世道虽然看重表达能力,但老祖宗说的“敏于行而讷于言”也有道理。什么时候该犀利,什么时候该收着,这分寸感可比单纯能说会道重要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到底,辩口利舌就像辣椒面,适当撒点提味,整瓶倒进去准坏事。咱普通人呐,练好这本事的同时,别忘了真诚才是沟通的硬通货。记住了啊,嘴皮子再溜,也抵不过真心实意让人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