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o
  • cháng
  • du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o cháng lǐ duǎn

成语解释:见“较短絜长”。

成语出处:清·王韬《变法自强下》:“师其所长而掩其所短,亦欲求立乎泰西诸大国之间,而与之较长絜短而无所馁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比较

繁体字形:較長長短

英文翻译:Longer and shorter

较长絜短的意思

较:1.比较(高低大小等):较量。较劲儿。2.用于比较性状、程度:产量较去年有显著增加。3.表示具有一定程度: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4.计较:锱铢必较。5.明显:彰明较著。二者较然不同。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絜:[jié]同“”[xié]1.量度物体周围的长度。2.泛指衡量。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成语评论

较长絜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拆开来看,“较”是比较,“絜”是衡量,“短长”指优劣,合起来就是通过对比去判断事物的高低。比如买手机时,我们会反复对比性能、价格、外观,这就是一种“较长絜短”的思考过程。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做决定?其实生活中很多选择没有绝对答案,比如选工作:高薪但压力大,还是薪资普通但时间自由?这时候“较长絜短”能帮我们梳理优先级。我曾面临这样的选择,最终发现“时间自由”对我更重要——这就是通过比较找到核心需求的过程。

举个具体例子:小王同时拿到两个offer。A公司名气大但加班多,B公司规模小但团队氛围好。他用“较长絜短”的方法列出“发展空间”“工作强度”“团队匹配度”三个维度,最终发现B公司更符合他现阶段“积累经验”的目标。这种结构化对比,比凭感觉做决定更可靠。

如何避免比较变成纠结?关键在于设定明确的衡量标准。就像装修房子时,有人看重采光,有人更在意储物空间。我曾帮朋友分析租房选项,发现他真正在意的不是离地铁有多近,而是周边是否有跑步的公园。抓住核心变量,比较才会高效。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有了新解读。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分享:“我们不再简单比较竞品功能,而是分析用户在这些功能下的行为数据。”比如短视频平台的“15秒”与“1分钟”选项,表面是时长差异,实质是用户注意力模式的较量。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过度比较可能让人陷入焦虑。就像选餐厅时,与其纠结哪家评分高0.1分,不如相信直觉推门进去。生活需要理性衡量,也需要适时的果断——这或许才是“较长絜短”更深层的智慧。

"较长絜短"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