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qīng sōng sōng
成语解释:不感到有负担,很容易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天不凑趣,假如肯轻轻松松洒下几点,也要算他功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轻轻松松
英文翻译:Light and loose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松:1.常绿乔木。有多种,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叶针形成束,球果有木质鳞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2.不紧密;不坚实:捆得太松。松软。3.放开;使松:松手。松腰带。4.不紧张;不严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肉松。6.经济较宽裕:近两个月我手头儿松了一些。
松:1.常绿乔木。有多种,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叶针形成束,球果有木质鳞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2.不紧密;不坚实:捆得太松。松软。3.放开;使松:松手。松腰带。4.不紧张;不严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肉松。6.经济较宽裕:近两个月我手头儿松了一些。
成语是汉语里的明珠,但很多人在使用时总担心用错场景。比如同事小王在汇报时说:“这次项目真是如火如荼,大家加班加点推进工作。”他挠着头问我:“荼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么用对吗?”其实成语就像预制菜,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锅灶——理解本意才能用得恰当。
为什么成语容易张冠李戴?有个有趣的案例:某次家长会上,老师表扬学生“悬梁刺股的学习精神”,现场突然鸦雀无声。原来家长们都以为这是个恐怖故事,却不知这个成语本意是形容勤奋。这说明成语的现代语境和古代典故存在理解断层,需要像翻译密码那样破译背后的故事。
如何在生活中活学活用?我发现把成语拆解成现代场景特别有效。比如“画蛇添足”就像给手机贴五层保护膜,看似周全实则多余;“刻舟求剑”好比用去年的销售方案应对今年的市场变化。这种具象化联想能让记忆更牢固,就像给成语装上GPS定位。
有人质疑:网络时代还需要成语吗?我曾在咖啡馆目睹有趣一幕:两位年轻人讨论短视频创意,穿格子衫的男生突然说“这个运镜手法真是行云流水”,整个讨论顿时变得生动起来。成语就像语言中的AR增强技术,能用四个字激活画面感,这是其他表达难以替代的魔力。
最近教孩子成语时,我们把“卧薪尝胆”改编成睡前故事:小熊为了通过森林考试,每天枕着松果睡觉提醒自己复习。这种改造虽然不严谨,却让孩子理解了坚持的重要性。或许传承成语的关键,不在于考据的精确度,而在于让文化基因在现代土壤里继续生长。
下次遇到合适的场景,不妨试着抛出一个成语。就像往湖面丢石子,四个字的涟漪或许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语言美感。当电梯里有人抱怨工作压力时,一句“百炼成钢”可能比长篇安慰更有力量——毕竟,祖先们把千年智慧都浓缩在这些短句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