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xián màn shì
成语解释: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輕賢慢士
英文翻译:Light virtuous and slow scholar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慢:1.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跟“快”相对):慢车。慢走。慢手慢脚。你走慢一点儿,等着他。2.从缓:且慢。慢点儿告诉他,等两天再说。3.莫;不要:慢道。慢说。4.姓。5.态度冷淡,没有礼貌:傲慢。怠慢。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轻贤慢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直接:指不重视人才,甚至对有能力的人表现出傲慢或轻视的态度。比如,有人可能会说:“公司里那位新来的技术大牛提了方案,领导却连会议都不让他参加,真是轻贤慢士!”你看,这句话里的“轻贤慢士”直接点出了对人才的忽视。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轻贤慢士”会被视为一种负面行为?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想象一个团队里有个特别擅长数据分析的同事,但每次开会时,大家只顾着讨论表面的问题,没人愿意听他的建议。结果呢?团队可能因为忽略关键数据而做出错误决策。这就是典型的“轻贤慢士”带来的后果——浪费资源,错失机会。
有人可能会问:“现实中真有人会故意轻视人才吗?”其实,更多时候是“无意识的傲慢”。比如有些管理者觉得“自己经验丰富,年轻人懂什么”,或者习惯用资历而非能力来评判他人。这种情况下,即使团队里有能人,也很难真正发挥作用。比如《三国演义》里的袁绍,手下谋士如云,却因为刚愎自用,最终败给了更会用人的曹操。
不过,反过来说,避免“轻贤慢士”能带来什么好处?我曾在项目中见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个团队因为认真听取新人建议而提前解决了技术难题;另一个团队则因忽视基层反馈导致项目返工。两者的差异,恰恰印证了尊重专业价值的重要性。
个人觉得,“轻贤慢士”的本质其实是对未知领域的恐惧。当一个人不愿意承认别人的长处,往往是因为这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威感。但真正聪明的人,会像海绵一样吸收不同角度的智慧。毕竟,承认“我不懂,但愿意学习”比假装全知要勇敢得多。
下次遇到类似场景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个领域谁更擅长?”把舞台让给专业的人,或许就是破解“轻贤慢士”困局的第一步。就像老话说的,“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这才是真正高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