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uǎn hóng xiāng yù
成语解释:形容都市的繁华。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陵宫》诗:“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性车尘。”自注:“前辈戏语:‘西湖风月,不如京华软红香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都市的繁华
繁体字形:軟紅香土
英文翻译:Soft laterite
软:1.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跟“硬”相对):柔软。软木。柳条很软。2.柔和:软风。软语。话说得很软。3.软弱:两腿发软。欺软怕硬。4.能力弱;质量差:功夫软。货色软。5.容易被感动或动摇:心软。耳朵软。6.姓。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香:1.(气味)好闻(跟“臭”相对):香水。香皂。这花真香。2.食物味道好:饭很香。3.吃东西胃口好:这两天吃饭不香。4.睡得踏实:睡得正香呢。5.受欢迎;被看重:吃香。这种货物在农村很香。6.香料:檀香。沉香。龙涎香。7.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气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线香。蚊香。烧一炷香。8.亲吻:香面孔。9.姓。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看到"软红香土"这个成语,很多人会疑惑:这到底在形容什么?其实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次韵蒋颖叔》诗句,原本描绘的是汴京城里浸染着花香的红尘景象,后来演变成形容繁华都市的代名词。
举个具体例子更容易理解。比如:"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上,霓虹灯在细雨中晕染成片,往来行人踏着湿润的柏油路面,恰似古人笔下的软红香土。"这里既保留了原意中"湿润的红尘"意象,又赋予了现代都市的鲜活气息。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在现代还能用吗?当然可以。它特别适合描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城市景观。比如描述杭州西湖边的北山街:"梧桐叶铺就的金黄地毯上,咖啡香与桂花香交织,手机拍照声和评弹唱腔此起彼伏,构成新时代的软红香土。"这种古今交融的场景,恰恰需要这样富有历史底蕴的成语来传神达意。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其画面感与多义性。"软"可以是春雨润物的柔软,也可以是现代建筑曲线的柔美;"红"既指朱门绮户,也指都市霓虹;"香土"既能联想到花香满径,也可延伸为文化土壤的芬芳。这种语言张力,让古老成语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当我们穿行在商业区的玻璃幕墙之间,或是漫步在文创园的老厂房改造区时,不妨想想:这些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丛林,是否也在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软红香土故事?或许答案就藏在街头转角的面包香气里,在晚高峰地铁站此起彼伏的刷卡声中,在直播镜头与青砖马头墙的奇妙同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