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 huàn
  • jiǎ
  • z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ōng huàn jiǎ zhòu

成语解释: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晋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战争等

繁体字形:躳擐甲胄

英文翻译:Bow and armor

躬擐甲胄的意思

躬:1.自身;亲自:躬逢。反躬自问。躬行实践。2.弯下(身子):躬身下拜。

擐:穿:擐甲执兵(穿着铠甲,拿着兵器)。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胄:1.头盔,古代作战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甲胄。2.后代子孙:贵胄。

成语评论

躬擐甲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的含义其实很贴近生活。举个例子:公司接到一个紧急项目,领导没有躲在办公室里指挥,而是“躬擐甲胄”和团队一起熬夜改方案、测试流程。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成语瞬间把“亲自动手参与战斗”的画面感拉满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身先士卒”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强调带头行动,但“躬擐甲胄”更强调“全副武装投入”的状态。比如家长辅导孩子功课时,不是简单说两句,而是真的翻开课本研究知识点,这种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的状态,就很适合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现代职场中有个有趣现象:越是资深的管理者,越容易陷入“只动口不动手”的困境。我曾亲眼见过某互联网公司的CTO,在系统崩溃时挽起袖子查代码,这种“躬擐甲胄”的举动,比任何团队动员都管用。这让我想到,真正的领导力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关键时刻能否与团队共担压力。

或许你会疑惑:现在还需要这么“原始”的参与方式吗?在智能化办公的时代,确实有很多工作可以远程完成。但就像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奔赴前线,某些核心环节永远需要真实的、具身化的参与。这种精神内核,让“躬擐甲胄”在当代依然充满生命力。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这个成语中的“甲胄”本是古代战甲,现在完全可以转化为现代隐喻。比如直播带货的主播既要懂产品参数,又要面对镜头表演,这种多重技能傍身的状态,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甲胄”?当我们把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老成语也能焕发新光彩。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那些真正践行“躬擐甲胄”精神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团队信任。这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区别,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当领导者愿意和团队共同承担风险时,创造的能量会远超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

躬擐甲胄的造句

  1. 造句 为了家,他躬擐甲胄,迎战万千天兵天将,从不退缩;而如今,脱下衣铠,面对万千妖众,他,又是为了什么?玄奘!也许是因为他。
  2. 造句 躬擐甲胄,跋涉山川,栉风沐雨,岂辞劳倦,遂起西伯之师,将问南巢之罪。
  3. 造句 怀肃与道规攻之,躬擐甲胄,陷二城,冯该走石城,生擒仙客。
  4. 造句 集朗与二弟躬擐甲胄,率其所领,登即擒斩。
  5. 造句 乙巳,躬擐甲胄,四面疾攻,一鼓拔之,生擒王琳、王贵显、卢潜及扶风王可硃浑道裕、尚书左丞李騊駼送建康。
  6. 造句 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
  7. 造句 范之薨也,嗣犹据晋熙,城中食尽,士乏绝,景遣任约来攻,嗣躬擐甲胄,出垒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