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ǔ jǔ liáng liáng
成语解释:见“踽踽凉凉”。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孤独的状态
繁体字形:踽踽凉凉
英文翻译:Walking in the cold
踽:〔踽踽〕孤独的样子:踽独行。
踽:〔踽踽〕孤独的样子:踽独行。
凉:[liáng]1.温度低;冷(指天气时,比“冷”的程度浅):阴凉。凉水。过了秋分天就凉了。2.比喻灰心或失望:听到这消息,他心里就凉了。3.悲伤;愁苦:凄凉。悲凉。4.冷落;不热闹:荒凉。苍凉。5.姓。[liàng]把热的东西放一会儿,使温度降低:粥太烫,凉一凉再喝。
凉:[liáng]1.温度低;冷(指天气时,比“冷”的程度浅):阴凉。凉水。过了秋分天就凉了。2.比喻灰心或失望:听到这消息,他心里就凉了。3.悲伤;愁苦:凄凉。悲凉。4.冷落;不热闹:荒凉。苍凉。5.姓。[liàng]把热的东西放一会儿,使温度降低:粥太烫,凉一凉再喝。
“踽踽凉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文雅,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形容一个人孤独、冷清的样子。比如,想象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独自在大城市打拼: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周末窝在出租屋里追剧,手机通讯录翻来翻去却找不到能约饭的朋友。这时候,用“踽踽凉凉”描述他的状态,是不是特别贴切?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悲伤的场景吗?” 其实不然。比如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每天清晨独自去公园散步,听着鸟鸣、看着晨练的人群,虽然身边没有家人陪伴,但他脸上却带着满足的微笑。这种“踽踽凉凉”反而透着一股从容——孤独未必是苦涩的,它也可以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再举个历史典故的例子。苏轼被贬黄州时,曾在《卜算子》里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活脱脱就是“踽踽凉凉”的写照。但正是这种孤独让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赤壁赋》。你看,孤独有时候反而是创作的催化剂。
我常觉得,现代社会把“踽踽凉凉”污名化了。比如同事看到你独自吃午饭,立刻投来同情的目光,其实你可能正在享受难得的清静时光。就像上周我刻意推掉聚会,在家泡茶看书,那种“凉凉”的感觉反而让我重新充满电。孤独不该被定义为负面状态,它更像手机的不同电量模式——低功耗时,反而能更专注地做重要的事。
下次遇到独自行动的人,别急着给他贴“可怜”的标签。或许他正在自己的世界里深耕细作,就像沙漠里独自生长的仙人掌,看似“踽踽凉凉”,其实正在默默积蓄绽放的力量。孤独与丰盛,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