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ū shí fèng shì
成语解释: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同“趋时附势”。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若是他得了官时去看他,教人道我趋时奉势。”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趨時奉勢
英文翻译:Follow the trend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奉:1.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奉献。奉上新书一册。2.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奉旨。奉上级命令。3.尊重:崇奉。奉为圭臬。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5.侍候:奉养。侍奉。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托。奉陪。奉劝。奉告。7.姓。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趋时奉势”这个词,乍一听像是“紧跟潮流”,但仔细品品,它其实藏着更复杂的含义。比如小王看到短视频行业火爆,立马辞职转行做直播,朋友笑他“真会趋时奉势”,他却说这叫“抓住风口”——你看,同一个行为,有人觉得是投机取巧,有人却认为是顺势而为。
有个问题值得琢磨:趋时奉势到底算不算生存智慧?举个例子,某老字号餐馆原本主打传统菜,后来发现年轻人爱拍照打卡,立刻推出“国风甜品套餐”,结果营业额翻了三倍。老板说:“不是丢掉传统,而是让传统被看见。”这种主动适应市场的行为,反而成了品牌焕新的契机。
但完全跟着风向跑会不会迷失自我?我见过一个自媒体作者,最初专注写深度影评,后来为蹭热点改成追星八卦,粉丝涨得快掉得也快。这让我想到:就像冲浪高手要判断哪道浪值得追,趋时奉势的关键在于分辨什么是“真趋势”,什么是“虚泡沫”。与其盲目跟随,不如建立自己的价值坐标系。
现实中,趋时奉势的智慧往往藏在细节里。去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时,修车铺的老张果断考取了电动车维修资格证。他说:“修燃油车的饭碗还能端十年,但十年后的饭碗得现在开始捏。”这种既顺势而为又留有缓冲带的策略,或许才是普通人最实用的生存之道。
有个有趣的现象:真正擅长趋时奉势的人,往往看起来最“不费力”。就像小区门口的水果摊,店主总能在芒果上市季推出试吃盒,在冬天改卖冰糖葫芦。他们不是被动追赶潮流,而是把趋势变成服务用户的工具。这或许揭示了趋时奉势的本质: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借势造势。
观察身边的案例会发现,趋时奉势的成功者都有个共同点:他们保持着“半开放”状态。既不全盘接受新事物,也不固守旧模式。就像那位坚持手写教案却用直播答疑的老教师说的:“粉笔和鼠标,都是传递知识的工具。”这种选择性的趋时奉势,或许才是应对快速变化时代的最佳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