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ǎn
  • wéi
  • s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ǐ yǎn wéi shù

成语解释: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繇传》:“繇欲轻减大辟之条,以增益刖刑之数,此即起偃为竖,化尸为人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医术高明

繁体字形:起偃為竪

英文翻译:To rise and fall

起偃为竖的意思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偃:1.仰面倒下;放倒:偃卧。偃旗息鼓。2.停止:偃武修文。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竖:1.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竖井。竖琴。2.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画一条竖线。竖着再挖一道沟。3.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竖电线杆。把柱子竖起来。4.汉字的笔画,从上一直向下,形状是“。”。5.年轻的仆人:竖子。

成语评论

起偃为竖”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偃旗息鼓”的变形,但仔细想想,它更像一个鲜为人知的冷门词汇。有人可能会问:这到底是形容什么场景的?其实可以理解为“将倒下的东西重新立起来”,暗指在困境中重整旗鼓的行动。

举个例子:疫情期间,许多实体店铺被迫停业,但老王的面包店通过直播卖货、开发线上小程序,硬是把生意从濒临倒闭的状态拉了回来。邻居们都说:“这可真是起偃为竖的典范啊!”这里的关键在于主动调整策略,而非被动等待转机。

有人疑惑:这和“绝处逢生”有什么区别?私以为,“起偃为竖”更强调主观能动性——就像扶起被风吹倒的麦苗,需要弯腰动手的切实努力。去年我参与过社区改造项目,原本荒废的篮球场经过居民众筹修缮,现在每天傍晚充满欢笑声,这种“从无到有再重生”的过程,或许就是成语的最佳注脚。

生活中这类案例随处可见。比如同事小李考公务员三次失败后转行做自媒体,如今账号粉丝破十万。他常说:“躺平很容易,但把躺下的自己拽起来才见本事。”这种带着痛感的成长,反而比一帆风顺更让人印象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强行“起偃为竖”可能适得其反。曾见过创业者执着于挽救早已过时的商业模式,最终耗尽积蓄。所以关键在于判断何时该坚持、何时该转型——就像老农不会试图扶起完全腐烂的树苗,而是选择补种新苗。

观察身边那些“起偃为竖”成功的人,往往具备两种特质:清醒的自我认知,以及快速试错的勇气。他们像玩俄罗斯方块,不断调整坠落中的方块,在碰撞中寻找新的排列可能。这种灵活应对的能力,或许才是这个古老成语带给现代人的最大启示。

"起偃为竖"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