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ài xuě qī shuāng
成语解释:赛:超过。比雪冷,比霜寒。比喻表情冷漠严峻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姑娘因作了那等一个梦,这一提起儿,又把那斩钢截铁的心肠,赛雪欺霜的面孔给提回来,重答了紧板了。”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賽雪欺霜
英文翻译:Saixue Shuang
赛:1.比赛高低、强弱:赛跑。田径赛。2.比得上;胜似:一个赛一个。瓜甜赛蜜。3.为酬报神明的恩赐而举行祭祀:赛会。赛神。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欺:1.欺骗:自欺欺人。童叟无欺。2.欺负:仗势欺人。欺人太甚。
霜:1.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细微颗粒。2.白色如霜的粉末:柿霜。3.比喻白色:霜鬓。
“赛雪欺霜”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冷冰冰的?其实它的意思可不止形容寒冷。比如,有人这样用它:“她穿着一身白纱裙站在雪地里,衣袂飘飘,赛雪欺霜,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这里既描绘了衣物的洁白,又暗示了人物清冷出尘的气质。
问题来了:为什么用“赛雪欺霜”而不是直接说“很白”呢?因为成语能唤起画面感。比如描写一座雪山:“远眺阿尔卑斯山脉,终年不化的积雪赛雪欺霜,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这里不仅说雪白,更强调了积雪的厚重感和凛冽感,比单纯说“白得刺眼”更有意境。
我还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刻画人物性格。比如写武侠小说中的剑客:“他的剑法如寒星点点,眼神赛雪欺霜,对手未战先怯。”短短几字,就把剑客的孤傲和威慑力写得跃然纸上。这种用法比堆砌形容词更有冲击力。
有人问:现代生活里还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试着用它描写科技产品:“新推出的陶瓷手机背板,质地赛雪欺霜,触感却温润如玉。”这种反差感的描写,既突出材质的独特,又打破人们对冰冷材质的刻板印象。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就像调色盘里的钛白色——单独使用略显单调,但搭配适当场景就能画出惊艳效果。下次写冬日场景时,与其反复用“白雪皑皑”,不如试试“屋檐下的冰棱赛雪欺霜,折射出七彩光晕”,画面是不是立刻鲜活起来了?好的文字,就该让读者在脑海中自动生成高清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