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ǎng lì zhū bì
成语解释:谓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
成语出处:清·侯方域《豫省试策》:“赏立诛必,虽失十左氏无伤也;赏不立,诛不必,虽得十左氏无益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賞立誅必
英文翻译:Reward and punish
赏:1.赏赐;奖赏:赏罚分明。2.赏赐或奖赏的东西:领赏。3.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赏光。赏脸。4.欣赏;观赏:鉴赏。雅俗共赏。5.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赞赏。赏识。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诛:1.谴责:口诛笔伐。2.杀(有罪的人):害民者诛。3.要求:诛求无时。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赏立诛必”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背后讲的道理其实很实在。简单来说就是“该奖励就立刻奖励,该处罚就果断处罚”。咱们先来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假设你开了一间奶茶店,有个员工连续三个月业绩都是第一名,这时候你马上给他发奖金,还当众表扬——这就是“赏立”;相反,如果发现有人偷拿仓库原料,查实后第二天就按规矩开除,这就是“诛必”。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必须“立刻”和“果断”呢?想象下你小时候考了满分,爸妈要是拖到过年才给奖励,那份开心是不是早就淡了?奖惩的时效性就像新鲜水果,放久了就会失去激励效果。明朝张居正改革时就深谙此道,他在《陈六事疏》里特别强调“号令必行于顺臾”,说的正是这种即时反馈的力量。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有个常见误区要注意。某家互联网公司曾规定程序员提交代码有奖,结果有人为了奖金故意拆分代码块。这时候的“赏立”反而成了漏洞,说明制定规则时要考虑周全。就像炒菜放盐,量太少没滋味,放太多又会齁嗓子,关键在把握分寸。
我个人观察发现,现在很多年轻管理者更倾向柔性管理,这当然有道理。但“赏立诛必”在关键时刻就像消防栓,平时看着不起眼,真遇到火情时能救命。特别是处理团队纠纷或重大项目时,果断的奖惩机制能快速重建秩序。上周朋友公司处理抄袭事件,当天查实当天通报,反而让员工更信服制度。
当然,这个成语也不是万能钥匙。曾见过传统制造业照搬这套,把迟到五分钟和重大失误都纳入“诛必”范围,结果搞得人心惶惶。这提醒我们:任何管理工具都要适配时代特征。就像用算盘做大数据计算显然不合适,关键是把核心理念转化为适合当下的具体措施。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赏立诛必”更像是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本身不变,但具体秒数会根据车流量调整。当新一代职场人更看重公平感和参与感时,不妨在奖惩过程中增加透明讨论环节,让“信号灯”从单向指示变成双向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