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ǎng bù yí jiàn
成语解释:赏:赏赐,奖赏;贱:地位卑微。奖赏不要遗漏地位卑微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不乐,不遁于哀,尽智导民而不伐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賞不遺賤
英文翻译:Appreciate not leave humble
赏:1.赏赐;奖赏:赏罚分明。2.赏赐或奖赏的东西:领赏。3.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赏光。赏脸。4.欣赏;观赏:鉴赏。雅俗共赏。5.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赞赏。赏识。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遗:[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贱:1.价钱低:贱价出售。2.地位低下:卑贱。贫贱。3.卑鄙;下贱:贱货。贱骨头。4.谦辞。称有关自己的:贱躯。5.轻视;瞧不起:人皆贱之。
“赏不遗贱”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特别实在——好的奖励不应该只给“大人物”,普通人做得好也该被看见。比如公司发年终奖时,老板不光表扬销售冠军,还特地提到前台小妹帮客户解决了突发问题,这就是“赏不遗贱”的鲜活例子。
为什么说公平的奖励机制很重要? 想象一个班级里,老师每次只夸成绩前五名的学生,其他努力进步的同学却被忽略。长此以往,大多数人会失去动力,觉得“反正没人在意我的付出”。而如果老师能注意到某个同学从60分进步到80分,并给予鼓励,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都会更积极。
我有次在社区做志愿者时深有体会。组织者不仅给长期参与的骨干颁发证书,还特别为只参加过两次活动却主动帮忙搬运物资的高中生点赞。这种举动让更多居民愿意参与小事——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被认可,哪怕只是微小的贡献。
现代职场如何实践这个理念? 有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负责项目,她特意设立“闪光点周报”,要求组长记录团队成员任何值得肯定的细节:比如实习生主动优化了表格模板,保洁阿姨提醒大家关灯节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被公开表扬后,团队协作明显变得更主动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做会不会降低奖励的含金量?”其实关键在于标准明确。奖励不一定要多么贵重,但必须真诚具体。就像给孩子贴小红花,重点不在于纸张值多少钱,而是让孩子感受到“我做到了值得骄傲的事”。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背后藏着社会进步的逻辑。当每个普通人的努力都能被看见,整个系统的活力就会被激活。就像春天不止有盛开的牡丹,路边蒲公英的嫩黄同样值得驻足——毕竟,百花齐放才是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