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ì
  • shǎo
  • jiàn
  • l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ì shǎo jiàn lǎo

成语解释:见“贵壮贱老”。

成语出处:《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对待老年与青年的态度

繁体字形:貴少賤老

英文翻译:The old and the young

贵少贱老的意思

贵: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贵。春雨贵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贵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贵族。贵妇人。达官贵人。5.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姓。贵国。高抬贵手。6.姓。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贱:1.价钱低:贱价出售。2.地位低下:卑贱。贫贱。3.卑鄙;下贱:贱货。贱骨头。4.谦辞。称有关自己的:贱躯。5.轻视;瞧不起:人皆贱之。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成语评论

贵少贱老”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重视年轻人、轻视老年人。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其实挺常见的,比如有些公司招聘时更倾向“95后”,认为年轻人“更有潜力”;而老员工即便经验丰富,也可能被贴上“跟不上时代”的标签。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年龄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吗?

举个例子:某科技公司推出新产品时,团队清一色是“00后”实习生,理由是“年轻人更懂用户需求”。结果产品上线后漏洞百出,最后还是靠几位老工程师熬夜修复。你看,年龄和能力的匹配,有时候就像买鞋——合脚的才是最好的,和鞋子的“新旧”没必然关系。

有人可能会问:“重视年轻人难道不对吗?”当然没问题!社会需要新鲜血液,但问题在于“一刀切”。好比炒菜光放辣椒提鲜,缺了盐就少了层次感。年轻人有冲劲,年长者有经验,两者的配合才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就像马拉松比赛,有人负责前半程领跑,有人擅长后半程发力,这才是团队作战的意义。

我曾在社区见过一个暖心案例:物业组织“代际技能交换”活动,年轻人教老人用智能手机,老人教年轻人腌泡菜。结果原本互不搭话的两代人,竟然在腌萝卜的咸淡讨论中找到了共鸣。这说明年龄差异带来的不是鸿沟,而是互补的可能性。

面对“贵少贱老”的现象,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视角:与其争论“哪代人更优秀”,不如搭建跨代协作的桥梁。毕竟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生存智慧——老一辈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坚韧,年轻人自带数字时代的敏锐,这两者的碰撞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有价值。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那些发展稳健的企业,往往既有敢闯敢试的年轻骨干,也有运筹帷幄的资深前辈。就像交响乐团需要小提琴的灵动,也需要大提琴的浑厚。年龄从不是衡量价值的标尺,如何让不同世代的光芒交相辉映,或许才是更值得思考的命题。

"贵少贱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