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ì bù líng jiàn
成语解释:贵:地位高;凌:欺凌。显贵的人不欺凌卑贱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国有什伍,治偏细民,贵不凌贱,富不傲贫,功不遗罢,佞不吐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貴不凌賤
英文翻译:Expensive but not inferior
贵: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贵。春雨贵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贵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贵族。贵妇人。达官贵人。5.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姓。贵国。高抬贵手。6.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凌: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气凌人。2.逼近:凌晨。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4.姓。5.冰(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凌。凌锥。河里起了凌。
贱:1.价钱低:贱价出售。2.地位低下:卑贱。贫贱。3.卑鄙;下贱:贱货。贱骨头。4.谦辞。称有关自己的:贱躯。5.轻视;瞧不起:人皆贱之。
“贵不凌贱”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文绉绉的,但拆开来看其实特别接地气。它说的是身份尊贵的人不欺负地位卑微的人,就像大树不会嘲笑小草长得矮,太阳不会嫌弃萤火虫的光太弱。这种价值观放到今天,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平等”吗?
比如《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面对楚王的刁难,他既不卑躬屈膝,也不仗势压人,反而用智慧和幽默化解矛盾。这种用实力说话却不摆架子的态度,就是“贵不凌贱”的生动体现。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老观念吗?”其实越是竞争激烈的环境,越需要这种不踩低捧高的心态——公司领导耐心指导新人,老顾客不刁难外卖小哥,这些小事里都藏着成语的智慧。
去年我在社区做志愿者时见过暖心的一幕:一位穿西装的企业家蹲在路边,手把手教收废品的老大爷用手机查回收价格。两人有说有笑的样子,比任何口号都更能诠释“贵不凌贱”的真谛。这让我想到,真正的修养从来不是看人下菜碟,而是能随时切换视角,理解不同处境的难处。
或许有人觉得这成语有点理想化,但观察身边那些真正受人尊敬的“贵人”,往往都是谦和待人的类型。就像小区里那位退休教授,天天在公园和保洁阿姨聊家常;或是网红餐厅的老板,坚持给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热汤。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证明,放低姿态并不会让人“掉价”,反而能收获更多真诚的尊重。
说到底,“贵不凌贱”不是要否定现实中的差异,而是提醒我们在差异中找到平衡点。当外卖超时的时候,当服务员手忙脚乱的时候,不妨多想想这个成语——毕竟,谁的生活都不容易,善意流动起来的社会,才是我们共同期待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