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guì
  • c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 rù guì chū

成语解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一回:“至于涉险履危,梯山航海,贱入贵出,贸易开张,能思善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经商

繁体字形:賤入貴出

英文翻译:To be humble is to be noble

贱入贵出的意思

贱:1.价钱低:贱价出售。2.地位低下:卑贱。贫贱。3.卑鄙;下贱:贱货。贱骨头。4.谦辞。称有关自己的:贱躯。5.轻视;瞧不起:人皆贱之。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贵: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贵。春雨贵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贵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贵族。贵妇人。达官贵人。5.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姓。贵国。高抬贵手。6.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成语评论

贱入贵出”是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比如老张在水果滞销时大量收购苹果,等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赚取差价。这种操作听着像“投机”,但它其实是商业活动的基本逻辑。

那为什么要“贱入贵出”呢?举个现代例子:小王发现某品牌运动鞋因过季打折,果断买入十双。半年后该鞋被明星带货价格翻倍,小王转手卖出净赚三个月房租。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本质是对市场供需关系的预判能力。

有人会问:这不就是“发灾难财”吗?其实要看具体情况。疫情期间,李姐的药店按成本价出售口罩是善举,但如果有人囤积居奇高价倒卖,这就突破了道德底线。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利用信息差制造人为短缺。

从个人投资角度看,这个策略需要眼光和定力。去年比特币暴跌时,程序员阿明每月定投500元,如今币价回升已获利30%。但要注意市场风险——没人能百分百预测价格走势,就像2021年炒鞋热潮中血本无归的年轻人。

我观察到,掌握“贱入贵出”的关键在于三点:建立价值评估体系、培养逆向思维、设定止损红线。菜场王阿姨就很聪明,她总在下午收摊前买打折蔬菜,但遇到不新鲜的食材给再多优惠也不要。这种克制才是长久盈利的智慧。

现实中的成功案例往往混合着运气与实力。老字号茶叶铺周老板分享:他祖父1949年用三袋面粉换回整间店铺,现在这铺子估值过亿。时代机遇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再好的开局也可能败光。

最后要提醒的是,任何商业行为都应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进行。最近曝光的“倒卖演唱会门票”事件就是反面教材——利用技术手段抢票再加价卖出,这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终究会遭到反噬。

"贱入贵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