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ín shì shì guā
成语解释: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成语出处:《北齐书·杨愔传》:“然取士多以言貌,时致谤言,以为愔之用人,似贫士市瓜,取其大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貧士市瓜
英文翻译:Pauper melon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市:1.做买卖的地方:开市。上市。2.城市:市区。市容。3.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市等。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市尺。5.买:市贱鬻贵。
瓜:1.蔓生植物,叶子像手掌,花多是黄色;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等。2.这种植物的果实。3.(Guā)姓。
“贫士市瓜”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生活智慧。比如老张在菜市场挑西瓜时,反复掂重量、看纹路,最后选了最小的一个,旁人笑他抠门,他却说:“瓜太大吃不完,买小的不浪费。”这正是“贫士市瓜”的生动写照——资源有限时做出精准选择,而非单纯追求便宜或昂贵。
有人会问:这和普通人的精打细算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贫士”的特殊处境。成语中的主角不是富翁也不是乞丐,而是有学识但经济拮据的人。他们既要维持体面,又得控制开销,就像刚毕业的年轻人租房:既要交通便利,又得租金低廉,为此宁可多跑十家中介比较,也不随便将就。
现实中这个智慧如何应用?我曾在旅行时遇到一位背包客,他带着水壶和饭盒走遍欧洲,住青旅却坚持买博物馆年票。别人觉得他活得憋屈,他却说:“我把钱花在更值得的地方。”这种清醒的资源分配意识,正是“贫士市瓜”的现代演绎——有限的预算里,价值排序比价格本身更重要。
这个成语最妙的是打破了对“贫穷”的刻板印象。它不鼓吹节衣缩食的苦行,而是强调在约束条件下保持选择主动权。就像用300元预算请客吃饭,聪明人会选特色小馆而非快餐店,既控制花费又保留待客诚意。这种在局限中创造可能性的能力,或许才是我们最该传承的生活哲学。
当我们在直播间抢购打折商品时,不妨多问一句:这真的是我需要的吗?现代社会物质丰裕,反而更需要“贫士市瓜”的智慧。毕竟真正的精打细算,不是拼命省钱,而是让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就像好钢既要够硬,也要能弯折适应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