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lǎo tí yòu
成语解释:见“负老携幼”。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十九:“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出行
繁体字形:負老提幼
英文翻译:Old age, young age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提:[tí]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3.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5.率领,调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货。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师帅执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备。[dǐ]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幼:1.(年纪)小;未长成(跟“老”相对):幼年。幼儿。幼苗。幼虫。2.小孩儿:扶老携幼。3.姓。
“负老提幼”这个成语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场景?简单来说,它形容人们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行动,常用来形容逃难、迁徙或群体迁移时的情景。比如:“战乱爆发后,村民们负老提幼,连夜向山中避难。”这里的“负”是背着、“提”是牵着,生动传递了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的团结精神。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灾难场景里吗?并非如此。例如现代人搬家时,全家一起整理物品、照顾老人孩子,也能用“负老提幼”来形容:“小区拆迁在即,张叔一家负老提幼地打包行李,忙而不乱。”这说明成语的核心在于“共同承担”的状态,而不局限于特定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写为“扶老携幼”。虽然两者意思相近,但“负老提幼”更强调身体上的负重与行动,画面感更强。比如描述救灾现场:“志愿者们在泥泞中负老提幼,将受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样的表述更能凸显行动者的实际付出。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代社会有新的延伸意义。就像创业团队中,资深前辈带着年轻成员攻坚克难,何尝不是另一种“负老提幼”?它传递的不仅是责任担当,更是一种代际传承的智慧。下次看到跨年龄协作的场景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或许能带来更生动的表达效果。
如何避免使用时的违和感?关键在于把握“负重前行”的基调。例如描写国际救援行动时,若说“医疗队负老提幼地穿越边境线”,反而会显得刻意;换成“医疗队携老带幼提供援助”就更自然。语言工具如同画笔,选对色彩才能更好描绘真实图景。
理解成语就像解锁文化密码,既要懂字面意思,也要知语境分寸。当我们在文字中恰当地使用“负老提幼”,不仅能让表达更有层次,也是在延续汉语独有的叙事美感。试着在下次写作时用它描绘团队协作或家庭日常,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