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n
  • l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ù qì hán líng

成语解释: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成语出处:清·陈维崧《平滇颂》:“此则普天率土,感切同雠;负气含灵,无非共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繁体字形:負氣含靈

英文翻译:Negative Qi contains spirit

负气含灵的意思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含: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含一口水。含着橄榄。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含着眼泪。这种梨含水分很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含三十年)者均可申请。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

灵:1.灵活;灵巧:灵敏。灵机。灵便。心灵手巧。机件失灵。资金周转不灵。2.精神;灵魂:心灵。英灵。3.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灵怪。4.灵验:灵药。这个法子很灵。5.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灵。移灵。停灵。灵位。灵前摆满了花圈。6.姓。

成语评论

负气含灵」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同事因为意见不合和你争执,你心里憋着一股气,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礼貌,甚至主动提出折中方案。这时候可以说:「他明明在负气含灵,嘴上说着'按你的方案来',手里的笔记本都快捏变形了。」这里既描述了情绪的压抑,又暗含了理性克制的一面。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负气」还要「含灵」?举个真实案例:上周朋友公司要砍掉他负责的项目,他先是据理力争(负气),发现无法改变决策后,转而用专业数据分析说服领导保留核心团队(含灵)。这种带着情绪却保持智慧的状态,恰恰是成年人的生存法则。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煮开水的壶——盖子被蒸汽顶得砰砰响(负气),但壶身始终稳稳立在炉灶上(含灵)。生活中很多矛盾不就像这样吗?比如父母反对子女的职业选择,子女虽然不服气,但会默默考证提升实力来证明自己。这种「带着刺的温柔」反而比直接冲突更有力量。

在快节奏的现代职场,我发现「负气含灵」更像是种缓冲机制。就像上周实习生把报表做错了,主管明明很生气,却先说「排版挺工整的」,再指出数据问题。这种先接纳情绪再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比单纯发泄更有效。毕竟人不是机器,带着情绪做事本就是人性常态。

最后思考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同样的情境,有人只能做到「负气」,有人却能「含灵」?观察身边的案例会发现,关键在能否把情绪转化为燃料。就像运动员输了比赛,摔毛巾是负气,加练到深夜就是含灵。这中间的转换,需要的是对目标的清醒认知和延迟满足的智慧。

"负气含灵"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