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áo qǔ zhì lóng
成语解释:犹言巧取豪夺。
成语出处:宋·陈亮《金元卿墓志铭》:“及其为家也,以俭勤自将,铢积寸累,迄用有成,而豪取智笼之术一切置不用,故无怨恶于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掠夺财富等
繁体字形:豪取智籠
英文翻译:Learn from others
豪:1.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英豪。文豪。2.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豪放。豪爽。豪迈。豪言壮语。豪雨。3.指有钱有势:豪门。豪富。4.强横:豪强。巧取豪夺。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智: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
笼:[lóng]1.笼子:竹笼。兔笼。鸡从笼里跑出来了。2.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囚笼。3.蒸笼:小笼包子。馒头刚上笼。4.把手放在袖筒里:笼着手。[lǒng]笼子(lǒng·zi):箱笼。
你听说过“豪取智笼”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有些陌生,甚至怀疑是不是打错了字。其实这是由“智取豪夺”演变而来的现代说法,形容用智慧巧妙获取资源,同时依靠实力牢牢把握机会的行为。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物业突然宣布停车费上涨50%,业主群里炸开了锅。王大姐没有跟着抱怨,而是连夜查阅《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天拿着文件找物业经理谈判,最终说服对方维持原价。这就是典型的“豪取智笼”——先用法律知识争取权益(智取),再通过有效沟通巩固成果(豪笼)。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单纯的讨价还价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系统性思维。比如开餐馆的老李,疫情期间推出“厨师上门”服务,不仅用直播教做菜吸引客源(智取),还建立会员体系锁定长期客户(豪笼),这就形成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我观察发现,真正擅长“豪取智笼”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像下围棋一样布局。去年帮朋友策划求婚,建议他先通过女友闺蜜掌握喜好(智取),再包下整个书店布置场景(豪笼),最后求婚成功时,连书店店员都成了他们的婚礼见证人。
这种思维方式在职场尤其重要。新人小张想参与重点项目,没有直接找领导要机会,而是先梳理出项目的三个痛点,做出解决方案雏形(智取),周会上演示时自然被任命为项目组成员(豪笼)。比起硬闯,这种有准备的争取更能赢得信任。
说到底,“豪取智笼”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强调智慧与实力的协同作用。就像组装乐高积木,既要选对合适的零件(智取),也要确保拼接牢固(豪笼)。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练习这种“温柔而坚定”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