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ǐn
  • zhōng
  • shèn
  • sh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ǐn zhōng shèn shǐ

成语解释:见“谨终如始”。

成语出处:明·解缙《瑞应歌辞序》:“谦恭抑畏,谨终慎始,巍巍蔼蔼,不可悉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謹終慎始

英文翻译:Be careful at all times

谨终慎始的意思

谨:1.谨慎;小心:勤谨。恭谨。拘谨。谨记在心。谨守规程。2.郑重地:谨启。谨领。谨具。我们谨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终:1.最后;末了(跟“始”相对):终点。告终。自始至终。2.指人死:临终(人将要死)。3.终归;到底:终将见效。终必成功。4.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终日。终年。终生。终身。5.姓。

慎:注意;小心:谨慎。不慎。慎重。

始: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2.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成语评论

谨终慎始”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开头和结尾都要认真”。比如小明第一次独立负责公司项目,前期熬夜查资料、画流程图,结果最后一周觉得“反正快完成了”,随便填了几个数据就提交。结果客户发现报表漏洞,差点丢了合作。这就是典型的“开头拼命,收尾摆烂”。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两头都绷紧?其实这和做饭一个道理。你买了最新鲜的鱼,花了半小时切葱姜蒜,但最后火候没控制好,鱼肉焦了——前面的准备全白费。工作中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可能让整份合同失效;学习中最后一道大题没检查,20分直接打水漂。事情的结果往往由细节决定,而收尾时的松懈最容易暴露问题。

我见过最有意思的例子是邻居张阿姨。她每年春节前三个月就开始腌腊肉、晒香肠,但去年因为忙着追电视剧,最后三天才慌慌张张包装礼品,结果把给亲家的腊肉和喂猫的零食装混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哪怕前期付出99%的努力,剩下1%的疏忽也可能成为“破功”的关键点。

换个角度看,谨终慎始其实是一种“风险对冲”。就像手机充电时,有人会等电量到100%才拔线,生怕95%的电量撑不过半天。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样:旅行前反复确认行李清单,考试后逐题检查答案,甚至出门前摸三次口袋找钥匙——这些行为看似多余,实则是用最后一步的谨慎,给整个过程加了个“保险栓”。

有意思的是,现代人更容易在收尾阶段掉链子。可能是因为长期目标带来的疲惫感,或是被“完成即解脱”的心态驱使。但观察那些真正把事情做漂亮的人,他们往往在接近终点时反而更专注。就像跑马拉松的人,最后500米绝不会散步冲线,而是调整呼吸全力冲刺。这种“全程在线”的状态,或许才是这个词想传递的精髓。

下次准备做重要事情时,不妨试试“两头加固法”:开始时给自己写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便利贴,结束时设置一个“防呆检查表”。毕竟,好的故事需要完整的情节,而靠谱的人生,往往赢在开头和结尾的双重认真。

"谨终慎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