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óu chén wǔ jiàng
成语解释: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成语出处:汉 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得力助手
繁体字形:謀臣武將
英文翻译:policy makers and generals
谋:1.主意;计谋;计策:阴谋。足智多谋。2.图谋;谋求:谋生。谋害。为人类谋福利。3.商议:不谋而合。4.姓。
臣: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
武: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提到“谋臣武将”,很多人会疑惑:这到底是夸人聪明还是夸人能打?其实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互补”。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帐中摇着羽扇定计,张飞在阵前横着长矛冲杀——前者负责把问题“想明白”,后者负责把事情“做到底”。就像炒菜需要锅铲配合,团队少了哪头都容易夹生。
有人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分工吗?看看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就知道了。产品经理画原型图时说“这个按钮要发光”,工程师挠着头熬夜写代码实现——这和谋臣提方案、武将抓落实的逻辑完全相通。关键不在于头衔,而在于思维方式和执行能力的化学反应。
有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最成功的组合往往性格迥异。就像唐太宗时期,房玄龄擅长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待办清单,杜如晦则能把清单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这种“一个拆锁一个撬门”的配合,比两个都只会拆锁或都只会撬门的人效率高出十倍。团队建设就像拼七巧板,形状差异越大,拼出来的图案越完整。
最近读《孙子兵法》发现个细节:真正厉害的统帅往往兼具谋略与胆识。韩信既能“明修栈道”搞伪装,又能“暗度陈仓”玩突袭。这提醒我们:职业发展不必把自己框死在“文”或“武”的标签里。就像现在产品经理学编程、程序员懂设计反而更吃香,能力的复合正在打破传统分工的边界。
观察创业公司发现个规律:创始人如果是纯谋臣型,公司容易飘在云端;纯武将型则可能撞得头破血流。最理想的组合可能是“白天穿着西装谈融资,晚上撸起袖子修服务器”的混合型选手。当代职场人的成长方向,或许就是把自己修炼成“瑞士军刀”——拉开每个工具都能用,但组合起来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