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ào
  • jià
  • s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iào cí jià sòng

成语解释:调唆他人诉讼。

成语出处:孙梨《白洋淀纪事·钟》:“尼姑在社会上并没有特殊地位,可是因为她是林德贵的知己,她竟能调词架讼,成了村里政治舞台上的要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調詞架訟

英文翻译:incite somebody to take legal proceedings against somebody else

调词架讼的意思

调:[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词: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架:1.用做支承的东西:书架。衣架。绞架。2.支承,搀扶:架桥。架不住。架空。3.互相殴打,争吵:打架。劝架。4.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架飞机。5.捏造,虚构:架词诬控。6.古同“”,凌驾。

讼:1.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诉讼。2.争辩是非:争讼。聚讼纷纭。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儿咱来唠唠“调词架讼”这个成语。您可能会问,这词儿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它指的就是有人故意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甚至煽动别人打官司搞事情。举个栗子,老张家和老李家原本是邻居,结果有个街坊整天传闲话,硬说对方占了自己地界儿,最后两家闹到对簿公堂——您瞅,这不就是典型的调词架讼嘛!

这时候啊,可能有人嘀咕了:为啥总有人爱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害,要我说啊,无非是利益作祟或者心眼儿太小。好比职场里有些人,自己业绩不行,偏要编故事说同事抢功劳,搞得团队鸡飞狗跳。您别说,这招有时候还真能唬住刚入行的新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法治社会谁还吃这套?前阵子听说个真事儿:某小区业主群里,有人冒充物业散布虚假收费信息。结果您猜怎么着?当场被懂法的业主拆穿,反倒把自己送进了派出所。所以说啊,玩调词架讼这套老把戏,迟早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依我看呐,现在网络时代信息传得快,调词架讼的成本反而更高了。就像前两天刷到个视频,博主为蹭热度硬说某餐馆用地沟油,结果监管部门一查纯属造谣,账号直接被平台封了。您瞧见没?现在的吃瓜群众可不好糊弄咯!

要我说,与其费劲巴拉搞这些歪门邪道,不如踏踏实实做人。您看那些百年老字号,哪个是靠耍嘴皮子做起来的?老祖宗说得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话搁现在照样好使。下次再遇上有人搞调词架讼,咱可得把耳朵竖起来听仔细喽!

调词架讼的造句

  1. 造句 不能助长霸权强权,不能用来调词架讼、挑动争端,将国际法治引向歧途。
  2. 造句 调词架讼耗财多,清家败产受折磨;丧心之人莫甚此,报应昭彰实难活。
  3. 造句 “整个事件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到底谁在调词架讼,挟持操弄,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一个人说自己不知情,此地无银三百两。
  4. 造句 既不肯调词架讼,又不会说地说房,更不能争行夺市把光棍创,只好把馆商量。
  5. 造句 “代理一名被判定作弊的考生,向教育部门申诉,弄不好会被人认为是调词架讼。

"调词架讼"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