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iào tíng liǎng yòng
成语解释:谓居间观望,骑墙投机。
成语出处: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追复扬涟等官爵并起被废诸臣旋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拥戴称颂,悬金石不刊之书,令其遗臭千秋;门户宗盟,杜调停两用之局,防其夤缘一旦。”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調停兩用
英文翻译:Dual use
调:[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停:1.停止;停留;停放:表停了。顺路到上海停了两天。汽车停在门口。2.妥帖:停妥。停当。3.总份数中的一份:十停儿有八停儿是坏的。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哎哟喂,今儿咱来唠唠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一箭双雕"。这词儿乍一听像是讲射箭技术,其实啊,它背后藏着"做一件事解决俩问题"的智慧。您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咋用?生活中真有这种好事吗?" 嘿,您别说,这事儿还真常见!比如老王周末带娃去公园,既陪孩子放电又给自己拍了摄影素材,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说到这儿,可能有小伙伴嘀咕了:"道理我都懂,可实际操作起来会不会顾此失彼?" 嗐,关键得找准那个"支点"。就像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咱办事也得找到能同时发力的关键点。我邻居张姐去年搞社区垃圾分类,愣是把环保宣传和邻里关系改善打包解决了,现在他们楼栋每月还能用积分换蔬菜呢!
您瞧,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放到今天照样好使。不过依我看呐,现代人玩"一箭双雕"还得加点新花样。就拿居家办公来说吧,我表弟把健身单车摆在电脑桌旁边,视频会议时踩着单车锻炼,半年愣是瘦了八斤。这种"时间折叠术",可不就是新时代的智慧升级版?
话说回来,这种思维方式可不是让人贪多嚼不烂。重点在于找准事物之间的连接点,就像玩拼图得找到严丝合缝的那块。前两天看新闻,有家奶茶店推出"自习室奶茶",买饮料送自习座位,既提高了客单价又解决了学生党找地方学习的痛点。您说这招妙不妙?要我说啊,生活中处处是这种"买一送一"的机会,就看咱有没有那双发现的眼睛。
最后唠句实在的,这"一箭双雕"的智慧说到底就是资源最大化。不过咱也得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可能有陷阱。凡事讲究个度,别光顾着追求效率忘了享受过程。就像吃火锅既要涮肉痛快,也得尝尝汤底的鲜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