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ō hǎo xián dǎi
成语解释:说这个好,嫌那个坏。泛指批评,褒贬。
成语出处:《雪岩外传》第11回:“所演的戏,却是里外一样的,里面演什么,外面也演什么,以免那些人说好嫌歹的吵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説好嫌歹
英文翻译:use all means of persuasion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嫌:1.嫌疑:避嫌。涉嫌。2.嫌怨:前嫌。挟嫌。3.厌恶;不满意:讨人嫌。嫌贫爱富。大家都嫌他脾气太急。内容不错,文字略嫌啰唆。
歹:1.坏(人、事):歹人。歹徒。为非作歹。2.姓。
什么是“说好嫌歹”?简单说就是嘴上夸赞,心里却在嫌弃。比如同事夸你“工作效率真高”,但转身却向领导暗示你“做事太急容易出错”——这种明褒暗贬的操作,就是典型的说好嫌歹。
为什么有人爱用这种表达方式?其实背后藏着小心思。像亲戚串门时说:“你家装修真有艺术感”,下一句却是“不过打扫起来很费劲吧?”这种话术既能维持表面和谐,又能巧妙传递真实想法。但长期用这种方式沟通,反而容易制造误会。
如何识别说好嫌歹的套路?注意转折词后的内容。比如朋友说:“新发型真特别!不过…是不是太张扬了?”前半句是糖衣,后半句才是炮弹。这时候不妨笑着反问:“你觉得哪种发型更适合我?”既能化解尴尬,又能引导真诚对话。
工作中遇到说好嫌歹怎么办?我亲历过这样的场景:项目会上领导说“年轻人就是创意多”,接着补了句“就是经验不足容易走弯路”。当时我选择会后单独沟通:“您提到的经验问题,能具体说说改进方向吗?”结果反而获得了实质性指导。
说好嫌歹真的全无好处吗?其实要看使用场景。比如妈妈对孩子说:“数学考了90分很棒,但错题本得好好整理”。这种善意的“批评式鼓励”,只要分寸得当,反而能帮助成长。关键在于说话者的出发点是否真诚。
换个角度看,说好嫌歹像杯半糖咖啡——甜味盖不住苦涩。与其费心包装言语,不如练习清晰表达。就像邻居夸我家月季“开得热闹”,其实想提醒修剪枝条别过界,不如直接说:“花枝伸到我家阳台了,咱们一起修修?”反而更显可爱。
现代社交中,说好嫌歹正在被年轻人重新定义。有次听到00后同事吐槽:“甲方爸爸夸我们方案‘很有突破性’,翻译过来就是‘完全不能用’嘛!”这种坦率的解码能力,或许正是破解语言迷雾的新钥匙。
说到底,沟通就像照镜子。当我们觉得别人说话弯弯绕时,不妨先照照自己:是否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回应世界?试着把“你这衣服真显瘦”换成“腰线设计特别适合你”,真诚的赞美永远比裹着糖衣的子弹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