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ǐ biàn duō duān
成语解释:诡变:狡诈多变;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成语出处:宋 苏辙《论吕惠卿》:“怀张汤之辩诈,兼卢杞之奸凶,诡变多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鬼点子多
繁体字形:詭變多端
英文翻译:be full of craft and cunning
诡:1.欺诈;奸猾:诡诈。诡计。2.奇异:诡形。诡观。诡异。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端:1.端正;正派:端坐。品行不端。2.东西的一头;事物的开头:两端。末端。开端。3.事情的起因。例:无端生事。4.项目;点:举其一端。5.用手平着拿东西:端茶。6.事情;道理;学说:事端。异端邪说。
“诡变多端”这个成语,乍一听像在描述某种阴谋诡计,但实际上,它更多被用来形容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捉摸。比如有人问:“天气预报总是不准,能用这个成语解释吗?”其实可以——天气的阴晴雨雪毫无规律,正应了“诡变多端”的特点。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同事老张原本计划周末露营,结果先是暴雨预警,接着突然放晴,临出发前又刮起大风。他一边收帐篷一边叹气:“这天气真是诡变多端!”你看,用这个词形容突发状况,是不是比单纯说“变化多”更鲜活?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变化无常’呢?”这两个成语确实相似,但“诡变多端”更强调“难以预测的复杂性”。比如商场的促销规则,表面上写着“满300减50”,点进去却发现要叠加优惠券、限时抢购、分区满减,这种层层嵌套的设计,用“诡变多端”形容就格外贴切。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常被用来增加戏剧张力。《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利用大雾天气的“诡变多端”,让对手摸不清虚实。这让我想到,现代人面对工作压力时,也需要学会在复杂环境中找到突破口,就像冲浪者驾驭变幻的海浪。
不过要注意,这个词并不总是贬义。比如科技创新的发展轨迹,常常打破固有认知:昨天还在用现金付款,今天扫码支付已成常态,明天可能刷脸就能买单。这种快速迭代虽然让人应接不暇,却也推动着社会进步。正如某位企业家说的:“与其抱怨变化太快,不如让自己成为适应变化的人。”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那些能在“诡变多端”环境中游刃有余的人,往往具备两个特质——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区分“核心目标”与“干扰项”的判断力。就像导航软件遇到封路时会重新规划路线,我们面对突发状况时,也可以选择换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