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g kǒng chéng huáng
成语解释:诚:确实;惶:害怕。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朝议》:“念臣棼诚恐诚惶,壍江城遭寇与拦当。”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带有幽默或讽刺
繁体字形:誠恐誠惶
英文翻译:Fear, fear, fear
诚:1.(心意)真实:诚心诚意。开诚布公。她的心很诚。2.实在;的确:此人诚非等闲之辈。3.如果;果真:诚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4.姓。
恐:1.害怕;畏惧:恐慌。惊恐。有恃无恐。诚惶诚恐。2.使害怕:恐吓。3.恐怕:恐难胜任。他不出席恐有原因。
诚:1.(心意)真实:诚心诚意。开诚布公。她的心很诚。2.实在;的确:此人诚非等闲之辈。3.如果;果真:诚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4.姓。
惶:恐惧:惶恐。惊惶。
哎哟喂,这"诚恐诚惶"的成语可算是个老戏骨了!咱们先举个栗子:小李刚入职时,拿着文件去找领导签字,双手微微发抖,说话都带颤音,真是把"诚恐诚恐"演活了。你可能会问,这跟普通紧张有啥区别?嘿,区别就在于那份发自内心的敬畏感,就像捧着传家宝生怕摔了似的。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事。古装剧里大臣见皇上总爱说"臣诚惶诚恐",这可不是瞎编的。老张头次见丈母娘时,又是整理衣领又是反复确认礼物,活脱脱现代版"诚恐诚惶"。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严肃场合?非也非也!我表妹每次发朋友圈都要检查十遍错别字,这不也是种另类的"诚恐诚惶"嘛。
不过说实在的,现在年轻人好像不太爱用这个成语了。上周跟00后侄子聊天,他说"社恐发作时整个人都emo了"。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新时代的"诚恐诚惶"吗?只不过换了个马甲而已。要我说啊,这种谨慎态度在关键时刻还挺管用,就像考试前检查准考证,多核对几次总没错。
突然想起去年参加行业峰会,看到大佬在后台反复演练开场白的样子。当时就琢磨,原来成功人士也会"诚恐诚惶"啊!这说明啥?说明对事情的重视不分年龄地位。不过咱也得把握分寸,过度紧张反而容易掉链子。就像煎鸡蛋,火候太小不熟,太大就焦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要我说,这成语就像老火靓汤里的陈皮——看似不起眼,关键时刻能提味。现在大家总说要"做自己",但适当的敬畏心反而是种修养。就像我爷爷说的:"心里存着三分怕,脚下才能走稳当。"不过话又说回来,该莽的时候也得莽,总不能因为怕摔跤就不学走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