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ěng duō yào guǎ
成语解释: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成语出处:唐·裴延翰《〈樊川文集〉序》:“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怼,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拈洽持论;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或说话等
繁体字形:諷多要寡
英文翻译:To satirize more means less
讽:1.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讥讽。嘲讽。冷嘲热讽。2.背诵;诵读:讽诵。讽读。讽经。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邀”。4.又同“腰”。
寡:1.少;缺少(跟“众、多”相对):寡欢。寡言。寡不敌众。孤陋寡闻。2.淡而无味:清汤寡水。3.妇女死了丈夫:守寡。寡居。
哎呦喂,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到手的却少得可怜?这不就是典型的"讽多要寡"嘛!咱们今天就唠唠这个成语到底咋回事。
举个栗子,张三逢人就吹嘘自己认识某位大人物,结果真需要帮忙时人家连微信都不回。这不就是"说话像放烟花,落地连个火星子都没有"?你品,你细品,这种光打雷不下雨的事儿,在职场里简直比食堂的免费汤还常见。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讽刺那些嘴上功夫了得、实际付出却抠抠搜搜的主儿。就像某些商家搞促销,广告牌上写着"买一送十",结果送的十包是牙签——这事儿您说气人不气人?
要我说啊,现在这社会里"讽多要寡"的现象就跟奶茶店的排队队伍似的,越来越长。你看那些网红餐厅,宣传照拍得跟艺术品展似的,端上桌的菜量还不够喂仓鼠。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消费者也得学机灵点,别被花里胡哨的包装晃花了眼。
您猜怎么着?前两天我邻居李姐就栽在这事儿上了。她家孩子报了个"包教包会"的钢琴班,结果三个月过去连《小星星》都弹不利索。要我说啊,这年头最靠谱的还是得看实际效果,那些吹得神乎其神的承诺,就跟天气预报似的——听着热闹,信了准后悔。
其实换个角度看,"讽多要寡"这事儿也未必全是坏事。就像咱们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多碰几次钉子自然就炼出火眼金睛了。关键是要学会在满大街的吆喝声里,精准抓住真正实在的干货。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