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àn pí shàn liǎn
成语解释:嘻皮笑脸。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5回:“若是员外不在跟前,他便合他姑妈讪皮讪脸,百般的央告,甚至屈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訕皮訕臉
英文翻译:Pick up a conversation
讪:1.讥笑:讪笑。2.难为情。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讪:1.讥笑:讪笑。2.难为情。
脸:1.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脸。洗脸。2.(脸儿)某些物体的前部:门脸儿。鞋脸儿。3.情面;面子:丢脸。不要脸。4.(脸儿)脸上的表情:笑脸儿。把脸一变。
“讪皮讪脸”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俏皮,但具体该怎么用呢?举个场景:小张为了蹭同事的顺风车,故意用夸张的语气说:“王哥这新车真帅啊!我要是能坐一次,能吹一个月!”同事笑着戳穿他:“别讪皮讪脸的,后备箱给你留位置了。”这种带着玩笑的讨好,既化解了尴尬又达到了目的。
有人问:讪皮讪脸和“阿谀奉承”有什么区别?关键在态度是否真诚。比如新人小李开会时说“张总这个方案太超前了,我们普通人根本想不到”,这是明显的讨好;而老周拿着文件嬉皮笑脸:“领导这字写得比医生处方还神秘,您给翻译翻译?”就属于用幽默化解工作压力的讪皮讪脸。
上周同学聚会上,阿强举着啤酒杯调侃:“当年班花给我递情书的事儿,你们还记得吧?”在场同学立刻起哄:“又讪皮讪脸!明明是你偷拿了人家的作业本!”这种朋友间的互相打趣,反而让二十年没见的隔阂瞬间消散。
职场中这个度怎么把握?市场部的莉莉有次提案被否,她抱着文件夹晃到总监面前:“领导,您看我这个被枪毙的方案,能不能当反面教材换顿下午茶?”这种自嘲式的沟通,既表达了诉求又不让人反感。关键是要读懂场合和对象,就像炒菜放盐,少了没味,多了齁人。
有次在地铁里遇见问路的游客,大叔举着手机地图凑过来:“小伙子,帮我看看这个导航是不是在说相声?”我忍着笑指完路,他拍拍我肩膀:“现在的科技啊,能把北京话翻译成广东话。”这种陌生人之间善意的讪皮讪脸,往往比刻意的礼貌更让人温暖。
语言就像调味料,讪皮讪脸用好了是提鲜的醋,用多了就是呛人的芥末。观察那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他们通常能在恰当的时候,用这种带点玩笑的交流方式,把生硬的对话变得像老街坊聊天般自然。下次遇到尴尬场面时,不妨试试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沟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