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 huò shì zú
成语解释:犹言如愿以偿。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苟欲中国珍货,计获事足,旋踵为害,非为畏威怀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計獲事足
英文翻译:Get what you need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获:1.捉住;擒住:捕获。俘获。2.得到;获得:获胜。获利。获奖。获罪。获救。不劳而获。3.收割:收获。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计获事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通过周密的计划获得足够成果的状态。举个例子:小张为了筹备新项目,提前三个月做了市场调研、预算分配和团队分工,最终项目不仅按时上线,还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这就是典型的“计获事足”。
有人可能会问:“计划再周全也可能遇到意外,这成语是不是太理想化了?”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计获事足”强调的是规划的重要性而非绝对性。就像旅行前查天气、做攻略的游客,即便遇到临时下雨,准备好的雨具和室内备选方案也能保证旅程质量。
换个生活场景来看:王阿姨每周制定菜单清单,既保证全家营养均衡,又避免食物浪费。当孩子突然想吃糖醋排骨时,她冰箱里的储备食材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这种“有准备的随机应变”,或许才是成语在当代社会的真正启示。
个人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计获事足”有了新内涵。就像程序员写代码时会预设多种异常处理方案,现代人的计划更需要像乐高积木般模块化——既保持主体框架稳固,又留有灵活调整的空间。这种动态平衡的能力,可能比传统意义上的周密计划更有现实意义。
下次制定目标时,不妨试试“计获事足”思维:先画好路线图,再准备几个应急锦囊。毕竟,好的规划就像登山时的安全绳,它不是限制自由的枷锁,而是让人敢于攀登更高峰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