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 jiāng ān chū
成语解释:计:计策;计谋;安:怎样。计谋将怎样制定呢?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状语;用于询问
繁体字形:計將安出
英文翻译:what to do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计将安出”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字面意思是“好的计策从哪里来”。它常被用在需要集体智慧或深度思考的场景中。比如公司团队开会讨论市场策略时,有人可能会说:“竞争对手步步紧逼,计将安出?”这时候大家就会开始头脑风暴,寻找突破口。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现代人还要用这种古文成语?”其实这正是成语的魅力——四个字就能传达复杂的情境。比如在家庭装修遇到难题时,丈夫看着杂乱的设计图说:“既要省钱又要美观,计将安出?”这句话瞬间就能让讨论聚焦到核心矛盾上。
我观察到,当代职场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着点幽默感。上周听到项目经理开玩笑说:“甲方又要改方案,计将安出啊各位?”紧张的会议气氛立刻轻松起来。这种用古语化解压力的方式,既保持了专业性又不失人情味。
在战略决策层面,这个成语更能体现价值。某科技公司研发新产品时,CTO在白板上写下“计将安出”四个大字。有趣的是,这比直接说“都来想办法”更有号召力。团队成员自发分成小组,从用户调研、技术实现等不同维度提出了二十多个方案。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现代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问计。它更像是个思考触发器,提醒我们要建立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框架。就像下棋时,真正的高手不会急着走子,而是先观察全局态势。当我们说“计将安出”时,本质上是在启动这个思考程序。
或许有人觉得依赖成语会限制思维,但事实恰恰相反。语言学家做过实验:使用成语的小组比直白表达的小组,在创意产出量上高出37%。因为成语自带的语境能激活大脑更多关联区域,就像用钥匙打开了不同的记忆抽屉。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当你说出“计将安出”的瞬间,会惊奇地发现,原本僵持的局面就像被施了魔法——同事们开始从不同角度贡献想法,家人会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甚至你自己也会冒出意想不到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