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ě
  • jiǎ
  • shì
  • b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ě jiǎ shì bīng

成语解释:解:解除;释:卸下。放下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战斗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7回:“庆氏有马,惊而逸走,军士逐而得之,乃尽絷其马,解甲释兵,共往观优。”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停战

繁体字形:解甲释兵

英文翻译:Release soldiers

解甲释兵的意思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释:1.说明;解说:注释。解释。2.消除:释疑。冰释。3.放开;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释放。保释。4.放下:手不释卷。如释重负。5.指释迦牟尼。泛指佛教:释教。释典。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成语评论

解甲释兵”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原本指士兵脱下铠甲、放下武器,后来常用来比喻停止对抗、回归平和的状态。比如在历史故事中,一位将军在战争结束后对部下说:“今日天下初定,我等当解甲释兵,与百姓共享太平。”这里的“解甲释兵”不仅是放下武器,更象征着从冲突转向建设。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战争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职场中,同事之间因为意见不合产生矛盾,如果其中一人主动说:“咱们别争了,不如解甲释兵,坐下来重新梳理方案。”这时候,成语就成了化解僵局的智慧——放下对立,聚焦问题本身。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王和邻居因为停车位争吵,后来他反思:“与其每天闹得不愉快,不如解甲释兵,商量个轮流使用的办法。”你看,成语的应用场景远比想象中广泛。它传递的核心其实是“主动退一步”的思维方式,这种态度在人际关系中尤其重要。

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在使用“解甲释兵”时,容易忽略它的主动性。比如有人说:“公司裁员等于解甲释兵。”这其实是误用。因为成语强调主动选择停止对抗,而不是被动接受结果。正确的用法应该像这样:“虽然竞标失败,但团队决定解甲释兵,转而寻找合作机会。”主动调整策略,才能体现成语的积极内涵。

从个人视角看,现代社会的很多矛盾其实不需要“战斗到底”。比如家长和孩子争论填报志愿,与其各执己见,不如有人先说:“咱们都解甲释兵,把不同选项的利弊列出来分析。”这种用对话代替对抗的方法,往往能打开新局面。成语背后的哲理,放到今天依然鲜活。

最后留个思考:当你下次遇到冲突时,是先“坚持到底”还是尝试“解甲释兵”?选择后者或许需要勇气,但就像老话说的——退后一步,看到的可能是更开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