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ě fà yáng kuáng
成语解释: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假装癫狂
繁体字形:解發佯狂
英文翻译:Dispel feint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佯:假装:佯死。佯攻。
狂:1.精神失常;疯狂:发狂。丧心病狂。2.猛烈;声势大:狂风。狂奔。3.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狂喜。狂欢。4.狂妄:狂言。你这话可说得有点儿狂。
“解发佰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的故事其实挺有意思的。比如同事小王为了躲掉周末加班,突然在会议上装傻充愣:“哎呀,这文件我完全看不懂!”领导一脸懵,他倒是一溜烟跑了。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操作,算不算解发佰狂的现代职场版?
为什么古人要披头散发装疯卖傻?其实这招在古代是保命技能。比如明朝的唐伯虎,科举作弊案发后直接躺街上啃泥巴,愣是把追兵恶心跑了。装疯看似狼狈,实则藏着生存智慧——用非常规操作打破他人预期,反而能争取喘息空间。
不过这套路在现代还能玩得转吗?上周同学聚会,有人炫耀新买的跑车,刚失业的老李突然大喊:“这车标长得像我奶奶的泡菜坛!”全场爆笑化解尴尬。你看,解发佰狂已经从保命技进化成了社交防身术。
装疯卖傻真能解决问题吗?短期确实见效。就像邻居张婶,物业催缴物业费时她突然背起《木兰辞》,工作人员哭笑不得只能改天再来。但长期来看,这种“面具”戴久了容易反噬——去年部门空降的总监,天天用装傻推卸责任,现在连实习生都不拿他当回事了。
我总觉得这个成语藏着两副面孔:一面是急中生智的生存哲学,一面是逃避现实的温柔陷阱。就像武侠片里的醉拳,看似癫狂实则暗含章法。偶尔用用无伤大雅,但若把这当常规武器,怕是要错过直面问题后的成长机会。
下次遇到棘手情况,或许可以试试“半真半假”策略。就像程序员老周,被甲方催工期时故意把代码里的英文字母全换成甲骨文表情包,既表达了抗议又没撕破脸。这种带着清醒的佯狂,倒成了新时代的沟通艺术。
说到底,解发佰狂更像是人生游戏里的快捷按键。关键不在于用不用,而在于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毕竟生活这场大戏,太认真了容易累,太随意了又显得轻浮,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或许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