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o hù fēn mén
成语解释:指分立门户,比喻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明史 华允诚传》:“四海渐成土崩瓦解之形,诸臣但有角户分门之念。”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结党营私
繁体字形:角户分門
英文翻译:Corner branch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户:1.门:门户。夜不闭户。2.人家;住户:户籍。专业户。3.门第:门当户对。4.户头:存户。账户。开户。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6.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角户分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冷门,但它的意思其实很接地气——字面上是说兄弟分家后各自开灶,实际比喻原本紧密的关系因利益或矛盾而分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张家的两兄弟原本一起经营小吃店,后来因为收入分配闹矛盾,干脆把店面一分为二,各自挂上招牌做生意。这可不就是典型的“角户分门”吗?
有人可能会问:分家就分家,为什么非得用这么文绉绉的词?其实成语的价值就在于它像压缩包一样,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历史教训打包成了四个字。比如你看到社区里原本合作愉快的业主委员会突然分成两派互相较劲,用“角户分门”来形容既精准又含蓄,比直说“内部分裂”多了几分文化味儿。
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未必全是坏事。我观察过不少家族企业,发现“分门”后反而激发了竞争意识——就像把一棵大树分成了几株幼苗,虽然短期内显得单薄,但各自努力扎根反而扩大了整体生存空间。当然,这也需要分家后的各方保持基本默契,否则容易演变成恶性竞争。这提醒我们:分开不等于断绝,如何在独立与合作之间找平衡,才是真正的智慧。
回到成语本身,它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大到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小到朋友合伙创业拆伙,背后都有“角户分门”的影子。关键不在于避免分开,而在于明白什么时候该抱团取暖,什么时候该各自精彩。就像春天播种时要集中养分,等到秧苗长壮了,分株移栽反而能让收成翻倍——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生存哲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