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微:微小;着:明显。见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繁体字形:见微知着
英文翻译:See and know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着:[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着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着话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着。茶几上放着一瓶花。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着。步子大着点儿。快着点儿写。手可要轻着点儿。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着。沿着。朝着。照着。为着。[zhuó]1.穿(衣):穿着。吃着不尽。2.接触;挨上:附着。着陆。不着边际。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着笔。着眼。着手。着色。着墨。不着痕迹。4.着落:寻找无着。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zháo]1.接触;挨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感受;受到:着风。着凉。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着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着了。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着了。打着了。猜着了。5.入睡:一上床就着了。[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着儿。支着儿。2.同“招3”4.放;搁进去:着点儿盐。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咱们就这么办!
你有没有注意到,生活中很多重要线索都藏在细节里?比如邻居老张每次遛狗都带着伞,后来你发现他其实是通过观察蚂蚁搬家预判下雨。这种从细微处发现规律的能力,正是"见微知著"的精髓。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特别实用?去年小区水管爆裂前,物业王师傅就是发现水表指针有规律性颤动,提前三天排查出隐患。当我们学会观察细节,就像获得预判未来的水晶球,不是吗?
在职场中如何运用这个智慧?记得新人小刘通过客户邮件签名档的字体变化,准确判断出对方公司决策层变动,最终拿下关键订单。这告诉我们:真正的专业洞察力,往往始于他人忽略的蛛丝马迹。
有人可能会问:关注细节会不会浪费时间?其实就像医生通过舌苔判断病情,有经验的观察者能快速过滤无效信息。我常跟团队说:培养细节敏感度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建立高效的信息筛选机制。
从历史角度看,诸葛亮"观星象而知天下"看似玄妙,实则是长期观察天文与战事关联的结果。现代人虽然不用夜观天象,但掌握数据分析、行为观察等方法,同样能获得先知先觉的优势。
培养这种能力有没有诀窍?我的经验是建立"细节关联库"。就像茶农通过茶叶边缘卷曲度判断湿度,我们可以把日常观察到的现象分类记录,久而久之就能形成独特的判断体系。这种思维训练,让普通人也拥有超越表象的洞察力。
下次看到咖啡杯边缘的涟漪,或许就是气压变化的信号;发现同事整理文件的频率改变,可能预示工作重心的调整。世界像个巨大的拼图,每个微小碎片都在诉说完整的故事。当我们学会解读这些细节密码,生活就会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清晰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