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chē zhī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成语出处:晋 王隐《蜀记》:“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失败的教训
繁体字形:覆車之鑒
英文翻译:the overturned cart in front is a warning for those behind
覆:1.盖住:覆盖。被覆。天覆地载。2.底朝上翻过来;歪倒:颠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同“复2”
车:[chē]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3.指机器:开车。车间。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5.用水车取水:车水。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鉴:1.镜子(古代用铜制成)。2.照:水清可鉴。3.仔细看;审察:鉴别。鉴定。4.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5.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鉴。台鉴。钧鉴。
“覆车之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前人的失败教训,可以成为后人的警示。比如有人曾因为闯红灯被罚款,后来你看到他的例子,就会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规则——这就是“覆车之鉴”的典型应用。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为了赶时间,把未保存的文档直接关闭,结果一整天的工作内容全丢了。第二天他跟同事吐槽时,同事小王立刻打开电脑设置自动保存功能,并说:“你的经历就是覆车之鉴,我现在可不敢偷懒了。”你看,别人的失误反而成了他人改进的契机。
有人可能会问:“失败已经发生了,为什么还要反复提?”其实这正是成语的智慧所在。历史中,秦始皇焚书坑儒激化矛盾导致秦朝灭亡,后来的汉朝就改用“独尊儒术”来稳定民心。如果不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社会又怎么能进步呢?
我个人觉得,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借前车之鉴”的思维。比如职场新人看到前辈因越级汇报引发矛盾,就会明白沟通流程的重要性;投资者看到别人盲目跟风炒股的亏损案例,自然会更注重理性分析。这种观察和学习,比亲身试错成本低得多。
再换个角度看,科技发展史就是最好的覆车之鉴合集。早期的飞机设计师通过分析空难原因改进机翼结构,程序员通过修复系统崩溃的漏洞提升代码质量。失败从来不是终点,而是通向成功的必经台阶——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主动从他人的教训里汲取经验。
下次遇到问题时,不妨多问一句:“类似的情况别人是怎么处理的?”这不仅能避免重蹈覆辙,还能发现更多创新思路。毕竟智慧就像滚雪球,积累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