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o
  • wēi
  • gu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āo yī wēi guān

成语解释: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成语出处: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繁体字形:褒衣危冠

英文翻译:Praise your clothes

褒衣危冠的意思

褒:1.赞扬;夸奖(跟“贬”相对):褒奖。褒扬。2.(衣服)肥大:褒衣博带(宽袍大带)。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成语评论

哎呦,今天咱们来聊聊“褒衣危冠”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说白了就是形容人穿得特别讲究,帽子戴得端正,整个人看起来一本正经的样子。比如:“老张参加学术会议时一身笔挺的中山装,褒衣危冠,连袖口都熨得一丝不苟。”这画面感,是不是瞬间脑补出那种严肃又讲究的气场?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了:“这词儿是不是只能用在正式场合啊?”嘿,问得好!其实不然。比如隔壁李婶儿给孙子办满月酒,特意换上绣花旗袍、盘起头发,邻居见了直夸:“您今儿可真是褒衣危冠呐!”你品,这种日常里的仪式感,可不就靠这成语给说活了嘛!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还吃这套吗?我觉着吧,关键看场合。就像小王穿着汉服逛漫展,发冠高耸衣袂飘飘,路人惊叹“这造型真够褒衣危冠的”——你看,传统文化和现代兴趣一碰撞,老词儿照样能玩出新味道。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点:褒衣危冠和“装模作样”有啥区别?这就好比说,前者是发自内心的庄重,后者是刻意摆架子。举个栗子,老教授上课前总要整理好衣领才进教室,学生都说他“褒衣危冠”;但要是有人为了拍领导马屁硬套不合身的西装,那味儿可就完全不对了。

说到这儿,我倒是觉得现代社会更需要褒衣危冠的精神。不是说非得穿古装,而是那份对人对事的认真态度。就像咱们见客户前总得捯饬下仪表,这不就是新时代的“危冠”嘛?毕竟,第一印象这事儿,你懂的,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

最后提个醒儿,用这成语千万别死板。上次听人说:“我家猫洗完澡梳毛的样子简直褒衣危冠!”虽然乍听离谱,但细想那昂首挺胸的喵星人,可不就是活灵活现的诠释?所以说啊,语言这玩意儿,用得巧比用得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