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è cháng guǒ zú
成语解释: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
成语出处: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形容急切奔走
繁体字形:裂裳裹足
英文翻译:To cover one's feet with tears
裂:[liè]1.破而分开;破成两部分或几部分:分裂。破裂。决裂。裂纹。裂开。四分五裂。手冻裂了。2.叶子或花冠的边缘上较大较深的缺口。[liě]东西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衣服没扣好,裂着怀。
裳:[cháng]古指裙子。[shang]“衣裳”的“裳”。
裹:1.(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裹。裹腿。用绷带把伤口裹好。2.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土匪逃跑时裹走了村子里的几个人。3.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裹奶。4.姓。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裂裳裹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很有意思。比如有人问:“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简单来说,它字面意思是“撕破衣服裹住脚”,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赶路或完成目标,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惜代价。举个例子:公司突然遭遇系统故障,程序员小王连夜“裂裳裹足”修复漏洞,连鞋子跑掉了都顾不上捡。你看,这种场景是不是很贴近生活?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全力以赴’有什么区别?”问得好!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状态——“裂裳裹足”更强调在资源匮乏或突发状况下的极端行动。比如古代信使为传递军情,真的会撕下衣服包扎受伤的双脚继续赶路。现代人虽然不用撕衣服,但遇到紧急项目时熬夜加班、用便利贴代替记事本的状态,不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吗?
再举个反例:如果有人说要“裂裳裹足准备考试”,结果每天睡到中午才翻开书,这就明显用错成语了。这里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付出非常规的努力”。个人认为,这种成语特别适合形容那些在逆境中反而爆发出惊人行动力的场景,比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用塑料袋当防护服坚守岗位的故事。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你用“裂裳裹足”形容自己最近的工作状态,会是怎样的画面?或许答案本身,就是理解这个成语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