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
成语解释: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螭鬽罔兩
英文翻译:The charm is not worth two
螭:1.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做装饰。2.同“魑”。
魅:古代传说中住在深山老林里的鬼怪:魑魅。
罔:1.蒙蔽:欺罔。2.无;没有:置若罔闻。3.古同“网(網)”。4.古又同“惘”。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哎,说到“螭魅罔两”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挠头:这词儿听起来咋这么拗口啊?别慌,咱们先掰开揉碎了看。这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指那些山林水泽里的鬼怪精魅,后来也用来比喻暗中使坏的小人或者难以捉摸的麻烦事。举个栗子——最近老张总在背后挑拨同事关系,简直是现代版的螭魅罔两!
等等,这成语现在还有人用吗?你别说,还真有!比如写小说的时候,作者可能会这样描写:“深山里雾气弥漫,仿佛藏着无数螭魅罔两,让人脊背发凉。”说白了,这种场合用这词儿,立马把诡异氛围拉满。
那问题来了,为啥这么生动的成语平时很少见?个人觉得啊,主要是现在大家更习惯用大白话。比如同样说坏人,咱们可能直接说“老狐狸”或者“两面派”,反而更接地气。不过话说回来,偶尔在正式场合甩出个“螭魅罔两”,还真能镇住场子。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公司里突然出现一堆莫名其妙的流言蜚语,老板开会时来一句:“咱们团队可别养出螭魅罔两啊!”这效果,绝对比直接骂人“别搞小动作”高级多了。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文化底蕴一下就显出来了?
不过实话实说,这成语确实有点门槛。要是跟刚学中文的外国朋友聊天,估计得先解释半天。但换个角度看,这不正是中文的魅力吗?那些藏在生僻字里的历史故事,就像藏在深巷里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最后唠叨一句,成语虽好,可别乱用啊!要是跟朋友撸串时突然蹦出句“小心螭魅罔两”,人家八成以为你中邪了。语言嘛,终归是要用在合适的地方,你说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