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 chài
  • y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g chài yǒu dú

成语解释:比喻恶物虽小,但能害人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分句、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蜂蠆有毒

英文翻译:beware of the harm done by small things

蜂虿有毒的意思

蜂: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2.比喻成群地:蜂聚。

虿:蝎子一类的有毒的虫:蜂虿。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毒:[dú]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dài]古同“”,玳瑁。

成语评论

蜂虿有毒”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蜜蜂和蝎子虽小却能伤人,常用来比喻看似不起眼的事物也可能带来危害。举个例子:办公室里的小矛盾,如果长期不解决,可能像蜂虿一样,最终影响整个团队的合作。这样的例子是不是让你联想到生活中某些“小事化大”的场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小问题反而容易引发大麻烦?”其实这和“蜂虿有毒”的核心逻辑一致——事物的破坏力不一定和它的体积或表象成正比。比如,一句随口的抱怨可能被误解为恶意攻击,一次拖延的邮件可能耽误整个项目的进度。这些“蜂虿”般的存在,恰恰因为容易被忽视,才更需要警惕。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人的潜在能力。我曾见过实习生提出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的方案,起初无人重视,但后来竟成为解决技术难题的关键。这就像蜂虿虽小却能“有毒”,个体的价值往往藏在细节里。

或许有人疑惑:“难道所有小事都必须严阵以待?这样会不会太累?”我的观点是:关键在于区分“蜂虿”和“尘埃”。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那些可能通过积累或发酵产生连锁反应的事件。比如亲子关系中,偶尔的争吵是“尘埃”,但长期缺乏沟通就是“蜂虿”。学会判断优先级,才是活用这个成语的智慧。

有趣的是,现代人常说的“破窗效应”和“蜂虿有毒”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社区里出现第一扇破碎的窗户,如果不及时修补,很快会有更多窗户被砸——微小的失控可能演变为系统性崩溃。这种思维模式,无论是管理团队还是经营生活,都值得借鉴。

下次遇到看似微不足道的困扰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只“蜂虿”是否正在悄悄释放它的“毒”?及时处理,或许就能避免未来更大的损失。毕竟,生活的韧性往往藏在未雨绸缪的洞察中。

蜂虿有毒的造句

  1. 造句 别把这个小角色不放在心上,蜂虿有毒,说不定事情会坏在他手里呢?
  2. 造句 犬羊陵纵,侵窃郊畿,蜂虿有毒,宜时扫定。
  3. 造句 如“狼猛蜂毒”、“蜂虿有毒”、“撩蜂吃螫”等。
  4. 造句 蜂虿有毒,安可轻也!且贼其诈言大军败绩,东寇将至,若以轻骑往,百姓谓为信然,益当惊扰。
  5. 造句 敌固无小,蜂虿有毒,何可轻乎?诸军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先为不可胜,乃制胜之术耳。
  6. 造句 蜂虿有毒,安可轻也!且贼诈言东寇将至,今若以轻骑临之,百姓谓为信然,益当惊扰。
  7. 造句 萧鸾悖虐,幽明同弃,陛下俯应人神,按剑江涘,然敌不可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深愿圣明保万全之策。

"蜂虿有毒"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