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án
  • xiè
  • ku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án jì xiè kuāng

成语解释:匡:背壳。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名不副实

繁体字形:蠶績蠏匡

英文翻译:The best of luck

蚕绩蟹匡的意思

蚕:1.通常指家蚕。2.泛指某些能吐丝结茧的昆虫:柞蚕。蓖麻蚕。

绩:1.把麻和棉搓(cuō)捻成线:纺绩。绩麻。2.功业;成果:成绩。战绩。

蟹:节肢动物。有螃蟹、石蟹、梭子蟹等。

匡:1.纠正:匡谬。2.救;帮助:匡助。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计算;估计:匡计。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见于早期白话):不匡。5.姓。

成语评论

蚕绩蟹匡”这个成语,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抽象?其实它背后藏着一种有趣的“错位感”。字面意思是“蚕在吐丝结茧,螃蟹却忙着编筐”,比喻在不该插手的地方强行帮忙,结果反而添乱。比如:

小明看到同学在专心写作业,非要抢过对方的笔说“我帮你写吧”,结果把作业本涂得乱七八糟——这不就是典型的“蚕绩蟹匡”吗?明明别人自己能完成的事,非要横插一脚,最后帮倒忙。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成语?其实古人早就发现,过度干预往往适得其反。就像春蚕结茧需要安静的环境,如果硬要给它套个人工筐,反而会破坏自然规律。这种智慧在现代依然适用:父母替孩子做大学课题、领导包揽下属的创意工作,看似在帮忙,实则剥夺了他人的成长机会。

最近在社区做志愿者时遇到件事:有位阿姨坚持要帮独居老人擦洗所有家具,结果老人收集的旧报纸被当垃圾扔掉了。这让我想到,“善意”和“有效帮助”之间,往往隔着对他人需求的真正理解。

如何避免成为“蟹匡”角色?先观察再行动是个好方法。就像看到同事在改PPT,别急着说“我来调格式”,不妨先问:“需要我帮忙检查内容逻辑吗?”找准对方真正的需求点,才能让帮助变得有价值。

下次想伸出援手时,不妨停三秒想一想:这个“筐”真的是对方需要的吗?还是说我们只是享受“我在帮忙”的自我感动?有时候,给别人留出成长空间,比急忙补救更有意义。

"蚕绩蟹匡"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