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àng
  • xiāng
  • c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àng yù xiāng chí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成语出处:《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两者相争

繁体字形:蜯鷸相持

英文翻译:Clam and snipe meet

蚌鹬相持的意思

蚌:[bàng]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有两扇坚硬的石灰质的壳。生活在淡水中。肉可食,壳可制装饰品或供药用。有的蚌,壳内能产珍珠。[bèng]〔蚌埠〕市名。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南岸,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交会处。人口50万(1997年)。是皖北工业中心之一。

鹬:鸟,体色暗淡,嘴细长,腿长,趾间没有蹼。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吃小鱼、贝类、昆虫等,是候鸟。种类较多。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持: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成语评论

说到“蚌鹬相持”这个成语啊,可能有人会一头雾水:“啥意思?蚌和鹬还能打起来?”其实这个成语来自《战国策》,讲的是河蚌夹住鹬的嘴,鹬又啄住河蚌的肉,谁也不松口,结果渔夫过来把俩都抓走了。说白了,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经典场面。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小明和小红在公司争同一个项目,互相挑刺拖后腿,最后老板直接把机会给了隔壁组的老王。这时候同事就会摇摇头说:“你俩这不就是蚌鹬相持嘛,争来争去便宜了别人!”你看,现实里这种“斗气伤财”的事儿还真不少见。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为啥他俩就不能退一步呢?”问得好!其实这个成语的核心问题就在这里——执着于眼前得失,反而忘了更大的风险。就像蚌觉得“我死也不松壳”,鹬想着“我饿死也要啄开你”,结果双双成了盘中餐。生活中很多矛盾不也是这样?双方都觉得自己占理,最后闹得两败俱伤。

要我说啊,这个成语放到现在特别有教育意义。比如团队合作时,与其互相甩锅,不如学学“共享渔获”的智慧。前阵子我们部门搞创新大赛,两个小组本来在抢资源,后来干脆合并方案,最后拿了个双料冠军。你看,转换思路就能把死局变活棋。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候竞争确实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分清楚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手。就像老话说的:“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拼个你死我活,不如想想怎么把蛋糕做大。毕竟现代社会讲究的是合作共赢,可不是非得拼个蚌死鹬亡嘛。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深呼吸三秒钟,问问自己:“我这是要做蚌鹬,还是当渔翁?”很多时候换个角度想问题,局面就会豁然开朗。就像我家楼下两家水果店,从互相压价到合伙搞团购,现在生意红火得很。所以说啊,智慧往往藏在转身的那一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