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ǔ pí yáng zhì
成语解释: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成语出处: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外强中干
繁体字形:虎皮羊質
英文翻译:Tiger skin sheep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羊:[yáng]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2.姓。[xiáng]古同“祥”,吉祥。
质: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质。变质。2.哲学范畴。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3.质料,构成事物的材料:铁质。流质。4.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优质钢。按质论价。保质保量。5.朴实:质朴。6.询问;责问:质疑。质问。7.抵押;抵押品:质押。人质。8.古又同“贽”。9.古又同“锧”。
“虎皮羊质”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动物世界的混搭,其实它描绘的是表里不一的典型现象。比如某公司高管每天穿着定制西装在台上侃侃而谈战略规划,可遇到突发危机时却躲在办公室不敢露面,这种“披着虎皮的羊”形象,生动展现了外表强悍与内在软弱的反差。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类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仔细观察职场就会发现,有些管理者为了震慑团队刻意模仿强势领导的做派,却缺乏解决问题的真本事。就像给羊披上虎皮,吼声再大也掩盖不了吃草的本性。这提醒我们,真正的权威来自实力而非装扮。
在家庭教育中也能看到类似情况。有位父亲天天要求孩子背古诗练书法,自己却抱着手机刷短视频。孩子反问:“爸爸为什么自己不做榜样?”这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错位,恰似成语中“虎皮”与“羊质”的割裂——要求别人的标准自己都达不到。
笔者在创业过程中深有体会:初创时租用豪华办公室接待投资人,结果对方看完财务报表后直摇头。这次教训让我明白,与其把资金花在装点门面,不如用在技术研发。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开始警惕“表面功夫”,这或许是个积极的转变信号。
当我们看到某些网红账号精心设计的田园生活视频,转头就被扒出全是摄影棚摆拍时,这种现代版的“虎皮羊质”现象,本质上与古人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异曲同工。值得思考的是:观众为何总会被华丽表象吸引?或许因为我们太渴望看到理想化的生活模板。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就像一面照妖镜,既照见他人也映出自己。与其追求表面的光鲜,不如踏踏实实修炼内功。毕竟真正的老虎不需要披皮,而披着虎皮的羊,终究会在奔跑时露出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