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ān
  • b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ǔ tǐ yuān bān

成语解释: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鹓:古时像凤凰一样的鸟;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鹓斑将相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虎体鹓斑

英文翻译:Tiger Bunting

虎体鹓斑的意思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鹓:〔鹓〕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chú)。

斑:在具有某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夹有的另外颜色的点、条纹:红斑。雀斑。斑竹。斑马。

成语评论

虎体鹓斑”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一种“外表看似威风,内在却暗藏问题”的状态,类似于我们常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举个例子:老张的公司办公楼气派豪华,员工却连续三个月没发工资——这可不就是典型的“虎体鹓斑”吗?

为什么用“虎”和“鹓”作比喻?老虎象征强大威猛,鹓(古代传说中的杂色鸟)羽毛斑驳杂乱,组合起来既突出表面光鲜,又暗示内里混乱。这种反差感让成语自带画面感,比如看到网红餐厅装修精致但食物难吃,你就能脱口而出:“这地方真是虎体鹓斑!”

现代生活中有哪些“虎体鹓斑”现象?手机厂商砸钱做广告吹性能,实际用半年就卡顿;自媒体博主晒豪车名表,私下却欠着信用卡……这些用华丽包装掩盖缺陷的行为,本质上都在玩“虎体鹓斑”的游戏。

个人认为,这种现象之所以普遍,是因为人们越来越依赖“快速认知”——大家习惯通过外在标签做判断,反而给伪装者提供了生存空间。就像买水果时,光滑油亮的苹果可能打了蜡,带虫眼的丑果子反而更甜。

下次遇到特别“完美”的事物,不妨多问一句:“这是真材实料,还是虎体鹓斑?”保持这份清醒,或许能帮我们在信息轰炸的时代,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虎体鹓斑"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