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áng zōng niè jī
成语解释: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藏蹤躡跡
英文翻译:Hidden tracks
藏:[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踪:脚印;踪迹:踪影。失踪。跟踪。无影无踪。
蹑:1.踩;插进:蹑足其间(参加进去)。2.放轻(脚步):蹑手蹑脚。3.追踪:蹑踪。
迹: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哎哟,说到“藏踪蹑迹”这个成语,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武侠小说里的刺客或者侦探故事里的高手。比如:“为了查清真相,老李藏踪蹑迹地混入人群,连呼吸都放轻了三分。”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悄咪咪搞事情”嘛!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人身上吗?当然不是啦!举个冷知识:动物世界里,猎豹捕猎时也会“藏踪蹑迹”——压低身子、放慢脚步,活脱脱一个自然界的隐身大师。所以说啊,这成语的应用场景可比我们想的宽泛多了。
有人可能要问:“藏踪蹑迹和销声匿迹有啥区别?”好问题!前者强调行动上的隐蔽性,比如“他藏踪蹑迹地绕过保安系统”;后者更偏向完全消失,像“消息一出,当事人立刻销声匿迹”。你看,中文成语的细腻程度,简直比美颜滤镜还讲究细节!
要我说啊,现代职场里这成语也特实用。想象一下:“小张为了给团队惊喜,藏踪蹑迹地准备了三个月庆功宴,连办公室咖啡机的位置都摸清了。”这种“暗搓搓做好事”的操作,可比直接邀功讨喜多了。你品,你细品!
不过话说回来,过度使用这招也可能翻车。就像我上次想给室友惊喜,结果藏踪蹑迹躲在衣柜里,愣是把人家吓得差点报警。所以说啊,成语虽好,可别乱用,得看场合!
最后提个冷门用法:在科技领域,网络安全专家常需要“藏踪蹑迹”追踪黑客。这时候就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隐蔽,而是数字世界的潜伏战了。你看,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碰撞,总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说到底,“藏踪蹑迹”的精髓在于动静之间的平衡。既能像忍者般神出鬼没,又要避免变成鬼鬼祟祟的怪人。下次遇到需要低调行事的情况,不妨想想这个成语,保准让你的行动多几分东方智慧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