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è cǎo zhěn kuài
成语解释: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形容十分悲痛
繁体字形:藉艸枕塊
英文翻译:Take advantage of straw pillow
藉:[jiè]1.另同“借”2.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茅草为藉。3.垫;衬:藉地而坐。[jí]1.践踏;凌辱。2.另同“借”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枕:1.枕头:枕套。凉枕。2.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其他东西上:枕戈待旦。他枕着胳膊睡着了。3.姓。
块:1.成疙瘩或成团儿的东西:糖块儿。把肉切成块儿。2.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两块香皂。三块手表。一块桌布。一块试验田。3.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三块钱。
“藉草枕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字面意思是“铺草为席,枕土块而眠”,用来形容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比如有人会说:“老张创业初期藉草枕块,每天睡在仓库的纸箱堆里,现在回忆起来反而觉得那段日子最珍贵。”这种表达既点明了物质匮乏的状态,又暗含了奋斗精神。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描述贫穷场景吗?其实不然。它更多是在强调“在简陋环境中坚持做某事”的意象。比如我们可以说:“科研团队在荒岛上藉草枕块三个月,终于完成了环境监测设备的实地测试。”这里的重点不是穷困本身,而是艰苦条件下的持续努力。
现代生活中真的还存在这种情形吗?就拿当下来说,疫情期间不少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席地而眠的画面,就是“藉草枕块”精神的当代写照。这种用法跳出了字面含义,延伸为对职业坚守的致敬,让古老成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用这个成语来赞美他人而非自述?或许因为它自带“事后追忆”的视角——当困苦成为过去,曾经的艰辛反而会镀上理想主义的光环。就像登山者征服高峰后,再谈起雪地露营的经历,痛苦已化作骄傲的勋章。
有个有趣的发现:这个成语在新生代创业者口中出现频率较高。他们喜欢说“我们藉草枕块打磨产品”,既凸显创业维艰,又暗示着对品质的执着。这种表达比直白地说“我们很辛苦”更有文化厚度,还带着点文人式的自嘲幽默。
最后想说的是,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成语的使用不必拘泥于古籍记载。当我们用“藉草枕块”形容深夜加班的程序员、直播到凌晨的主播,其实是在传承某种精神内核——那份在简陋条件下依然保持专注与热情的生命力,才是这个成语最值得保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