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xūn yóu wú biàn
成语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类;辨:明察。分不清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好坏不分,是非混淆
成语出处:唐·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薰莸无辨,泾渭不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薰莸无辨
英文翻译:No discrimination in fumigation
薰:1.薰草,一种香草。2.花草的香气。3.“熏(xūn)”的异体字。
莸:古书上指一种有臭味的草:薰莸不同器(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辨:1.区别;分析:明辨是非。2.古又同“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