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ó hán zhòng rén
成语解释: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寒气伤人
繁体字形:薄寒中人
英文翻译:A man in the cold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嘿,各位小伙伴,今天咱们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薄寒中人”。这词儿乍一听像是形容天气,对吧?比如“最近这天气啊,薄寒中人的,出门得多穿点”。但其实它背后藏着更深的含义,说白了就是“看似微小的东西,积累久了也能伤人”。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轻微的寒气会特别“扎心”呢?其实啊,就像温水煮青蛙,人往往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敏感,却容易忽略日积月累的消耗。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职场里有人天天加班到半夜,还笑着说“不就少睡两小时嘛”。可要我说,这就像薄寒中人——今天熬个夜,明天熬个夜,等到颈椎病、失眠全找上门,才发现身体早被掏空了。这时候有人会问:难道不是自己没注意休息吗?没错!但人常常在“还能撑”的错觉里越陷越深,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再扯远点儿,人际关系里也有“薄寒”现象。比如朋友间总开些过火的玩笑,今天怼你一句“胖了”,明天说你“没品位”。听着像闹着玩,可时间久了心里难免硌得慌。这时候有人可能会反驳:“至于这么玻璃心吗?”但别忘了,成语早就提醒咱们:再小的刺儿,扎久了也会发炎。所以啊,相处之道贵在“分寸感”,这和穿衣服防感冒是一个理儿。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对比。北方人常说“寒风刺骨”,南方人却抱怨“湿冷入髓”——你看,同样是冷,不同的“薄寒”方式给人的体感完全不同。这就像生活中有人能扛住高强度工作,却受不了家人的唠叨。所以说嘛,每个人心里都有块“怕冷区”,找准自己的“保暖点”才是正经事。就像我邻居王阿姨,天天喝枸杞茶防寒,结果发现最管用的是每天下楼遛弯儿晒太阳。
最后唠叨一句:别总盯着“大问题”焦虑,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薄寒”才最考验生活智慧。就像我家阳台那盆绿萝,冬天怕冷夏天怕晒,但只要每天记得关半扇窗、挪一寸位置,它就能活得倍儿精神。生活嘛,不就是在这些细碎处见真章?各位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