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éng tóu lì chǐ
成语解释: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老态
繁体字形:蓬頭歷齒
英文翻译:with hair unshevelled and teeth incomplete
蓬:1.飞蓬,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像柳叶,边缘有齿,瘦果上有白色刺毛。2.松散;杂乱:蓬头垢面。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历:1.经历;经过:来历。历程。历时半年。身历其境。2.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历年。历代。历次。历届。3.遍;一个一个地:历访各校。历试诸方,均无成效。4.姓。5.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历。阴历。农历。6.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表等:日历。挂历。天文历。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蓬头历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到底啥意思呢?咱们先看个例子。老张蹲在村口榕树下啃烤红薯,花白头发被风吹得炸成鸟窝,缺了半颗的门牙沾着红薯皮——路过的李婶扭头对儿子说:“你看看这蓬头历齿的,年轻时可是村里最俊的后生。”这里既描述了外貌特征,又暗示了人物经历,画面感比直接说“不修边幅”生动多了。
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老人吗?其实不然。小王连续熬夜加班三个月,某天照镜子突然发现头顶翘着三撮呆毛,牙龈出血染红了电动牙刷——同事隔着视频会议憋笑:“你这蓬头历齿的造型,甲方看了都要给精神损失费。”可见在现代语境里,这个成语既能调侃临时性的狼狈状态,也能转化为朋友间带温度的关心。
这个成语妙在哪儿呢?它不仅勾勒出头发乱、牙齿缺的视觉形象,更藏着“曾经拥有”与“如今失去”的对比张力。就像古董店角落里蒙灰的雕花木盒,表面的残破反而让人更想探究背后的故事。我常想,古人创造这类成语时,大概早就看透了“外貌是内心的说明书”这个道理。
有意思的是,现在年轻人玩梗时会给老词新解。刷短视频看到有人把刚睡醒的炸毛发型配文“今日蓬头历齿成就达成”,底下评论齐刷刷“世另我(世界另一个我)”。这种自我调侃式的运用,既保留了成语的古典韵味,又注入了当代生活的烟火气,倒是个挺聪明的文化传承方式。
下次在菜场遇见挑拣烂菜叶的老太太,或是地铁里抱着电脑打盹的上班族,不妨多看一眼那些蓬乱的发丝和干燥的嘴唇。皮囊的磨损痕迹里,或许正藏着比光滑滤镜更真实的人生剧本。毕竟,活得一丝不苟固然体面,带点毛边的生命状态又何尝不是种另类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