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ò cǎo wéi kòu
成语解释: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成语出处: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当强盗
繁体字形:落艸為寇
英文翻译:take to the bush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寇:1.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寇仇。海寇。外寇(入侵的敌寇)。2.敌人来侵略:入寇。寇边。3.姓。
“落草为寇”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但它其实藏着古代社会的生存逻辑。举个例子,《水浒传》里的林冲被官府陷害,最后只能落草为寇,上了梁山。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要“落草”?说白了,就是被逼到绝境后的无奈选择——当正常社会的规则容不下一个人,荒野反而成了活下去的出路。
再比如现代职场中,有人因为坚持原则被排挤,自嘲“干脆落草为寇单干”。这里的“寇”不再是字面意义的强盗,而成了打破规则、另辟蹊径的代名词。这说明成语的核心不在于“当强盗”本身,而在于面对困境时的主动突围。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用“草”来指代山野?其实这和古代地理环境有关。茂密的草木既能藏身又能提供生存资源,就像今天的创业者选择车库或共享办公室,本质都是寻找低成本但充满可能性的根据地。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矛盾性——明明是“为寇”,却总带着几分悲壮感。就像现在年轻人说“躺平”,表面是消极放弃,实际藏着对主流价值体系的反抗。当社会压力大到一定程度,“落草”反而成了保存自我的最后手段。
不过要注意的是,成语里暗含的“暴力反抗”在现代社会并不可取。但它传递的底层逻辑依然鲜活:当现有系统无法解决问题时,创造新路径比困守原地更有生命力。就像疫情期间很多实体店转型线上,这种“主动落草”反而打开了新天地。
下次听到“落草为寇”,不妨把它看作一个生存智慧的隐喻。它提醒我们:与其在绝境中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寻找破局点。当然,这里的“寇”不是鼓励违法乱纪,而是学会在规则之外创造可能性——毕竟连沙漠里的仙人掌,也会自己长出储水系统呢。